胃腸炎只靠飲食調節就可以好?
秋天,氣候的干燥窒息等原因,我們的胃腸道開始了大罷工,門診胃腸病患者增多,以胃腸炎為首,那么胃腸炎可以自愈嗎,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呢?
眾所周知,胃腸炎是胃黏膜和腸黏膜發炎,這是食物中毒引起。通常表現于嚴重嘔吐和腹瀉,常連帶有腹部痛性痙攣及絞痛;發燒、出汗;嚴重者可因長期大量喪失體液而致脫水甚致休克;嘔吐物和糞便中可能有少量血等等。
輕微腸胃炎,患者不經治療,極少數可自行痊愈。但是胃腸炎通常都有毒性,在大多數情況下,毒性都很輕微。但是臘腸毒菌病以及某些植物或化學物質中毒,如果不及早救治,則可能致命。如果連帶有腹痛、糞便帶血,嘔吐虛脫或其他料想不到的癥狀,曾服下有素的植物或化學物質,有高燒、復視、抽搐或癱瘓等現象必須立刻就診。而年老體弱,患有多種慢性疾病的朋友更要加強重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一些預防措施:首先,任何奶制品和經加工的魚肉類食物,如果在室溫下放置過久,便不宜進食。而用微波爐加熱的食物,中心的溫度夠熱才可進食。因為微波本身沒有剎菌的能力。其次,不要進食懷疑不合衛生的食物,尤其是無牌食店,處理不當的海鮮、魚生壽司等等。對于咱們的旅友來說,在外地旅行時更應注意,因為細菌的本種不同,腸道的抵抗能力會低一些,飲食的時候要更加謹小慎微。最后,對于嗜好冷藏食品的人群來說,冷藏的熟肉應當充分煮熟后才吃,冷飲應在常溫下放置幾分鐘再飲用為好。如果發現罐頭食物的容器有所損壞,或內裏的食物有異,即應丟棄。奶類食品的有效日期不能不看哦。
而我們在飲食種類上上應避免辛辣,因為經常大量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使胃粘膜受刺激,長期處于充血狀態,可引發慢性胃炎,因此,應避免長期大量食用辣椒,大蒜等食物。細嚼慢咽:少食粗糙,過硬食物,對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盡可能碎爛,可減輕胃的工作負擔,咀嚼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唾液具有消化食物及殺滅細菌等作用,對胃粘膜有保護作用,因此,進食宜細嚼慢咽,不可囫圇吞棗避免刺激:不吸煙,因為吸煙使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誘發胃病等。
上一篇: 便秘者:糞菌移植讓你暢行無阻
下一篇: 做了胃腸道手術后,吃對了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