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中風”
聽到“中風”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就聊聊它。
“中風”即醫學的卒中,腦卒中是指由于血管所攜帶的血流和氧氣改變導致大腦損傷的一系列腦血管疾病。
腦卒中可分為缺血性及出血性,其中缺血性約占70%。據統計,2017年卒中造成了全球超過11%的死亡,相當于全球一年有617萬人死于卒中,在所有死因中位列第三。
圖1 什么是卒中 (圖片來源于網絡,非商用,若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本公眾號及作者。)
在寒冷的季節或季節交替時,腦卒中發病率明顯增加。卒中的特點有四高,高發生率、高死亡率、高殘疾率、高復發率。腦中風發生后,時間就是生命,搶救越早越好。在中風急救黃金時間窗內分秒必爭,才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患者死亡或殘疾程度。越早送至醫醫院評估為3小時內是中風急救的“黃金時間”,但缺血性卒中90分鐘內溶栓效果最好。急性缺血性卒中發生后,缺血區如果不及時恢復血流,正常腦組織在缺血3小時后就可能出現不可逆變化;6小時后缺血腦組織出現壞死,導致殘疾,極大地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但在醫生接診的很多患者,往往就錯過了卒中治療的黃金時間。究其原因是對卒中認識不足。那么我們如何快速識別早期腦中風,專家說,一定要記住中風“120”口訣。
1 看-1 張臉不對稱,口角歪。
2 查-兩只手臂,單側無力,不能抬。
0 (聆)聽,說話口齒不清,不明白。
圖2 FAST腦卒中識別(圖片來源于網絡,非商用,若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本公眾號及作者。)
除了上述的癥狀,還有一些可提示存在卒中可能,如圖3
圖3.卒中常見癥狀(圖片來源于網絡,非商用,若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本公眾號及作者)。
如果你遇到身邊的人有可以中風跡象,應馬上通過中風“120”快速識別中風。千萬不要給患者胡亂灌藥(不是說這些藥功效不好,只是希望大家在有經驗的藥師、醫生等專業人士指導下服藥,并同時送醫院治療)及盲目等待,正確措施如圖4,你的等待可能就錯過了醫生搶救的黃金時間。
圖4.(圖片來源于網絡,非商用,若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本公眾號及作者。)
中風那么可怕, 哪些人群是中風的高危人群呢?如圖(圖5)
圖5.中風的高危人群(圖片來源于網絡,非商用,若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本公眾號及作者。)
雖然中風可怕,但確實是可以防治的。
干預可分為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干預。
1戒煙
避免主動及被動吸煙。
2膳食
控制總脂肪、飽和脂肪酸及鹽的攝入量,每日半公斤蔬菜和水果。
3運動
每天至少30分鐘中強度運動。
4控制體重
定期評估BMI,鼓勵減重。BMI≥28即是肥胖。國內前瞻性研究表明,肥胖者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的相對危險度為2.0。(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
1.高血壓
控制高血壓是預防腦卒中發生和發展的核心環節。
30歲以上者每年應至少測量血壓1次,高血壓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2.心臟病
40歲以上的成年人應定期體檢,早期發現房顫或其他心臟疾病。對于年齡>65歲的患者,建議在初級醫療保健機構通過脈搏評估聯合常規心電圖檢查進行心房顫動篩查。
3.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發生卒中的危險性約是普通人的四倍。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飲食,加強體育鍛煉。并需嚴格控制血糖(藥物或胰島素)。
4.血脂異常
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后女性每年進行血脂檢查;腦卒中高危人群建議定期(6個月)檢測血脂。 血脂異常伴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為腦卒中高危/極高危狀態。
5.頸動脈狹窄
建議無癥狀頸動脈狹窄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對重度頸動脈狹窄(>70%),可在有條件的醫院行頸內動脈內膜剝脫術或血管內介入治療。
圖6.血管堵塞示意圖(圖片來源于網絡,非商用,若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本公眾號及作者。)
1.建議平時要到正規醫院定期體檢,篩查出腦卒中危險因素,進一步到神經專科就診,早期進行卒中預防。
2.如若不幸,出現腦卒中癥狀,不要慌,使用中風120口訣快速識別,并馬上撥打120送至醫院就診,千萬不要等,不要盲目灌藥,不要錯過卒中黃金治療時間。
上一篇: 癲癇病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