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認識ICU
ICU(重癥監護室),國內許多人最先知道這個英文單詞恐怕源自香港的電視劇。2003年的SARS讓重癥監護在國內第一次從幕后走到臺前,重癥醫學在搶救生命中發揮的巨大作用,讓更多人開始認識它的重要性。現在帶領大家來認識下ICU。
1、什么是ICU?
ICU 即英文Intensive Care Union 簡稱,國內稱為重癥監護室。 重癥監護學是近年建立并發展起來的臨床醫學獨立分支學科。隨著現代臨床醫學發展,集中資源對危重病患深切治療越發重要,ICU的作用也越發受到重視。
2、病人為什么要送至ICU?
開胸、開腹、開顱等大手術對病人是個較大的創傷打擊,早期需要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
一些原有心血管、呼吸系統等基礎疾病的患者,術后更易出現嚴重程度不一的并發癥。其他本身處于重病狀況的患者,更需要加強監護治療。
3、如何進行探視?
病人進行ICU后,為保證ICU的室內空氣凈化,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以利于患者的康復,家屬請在規定的時間內視頻探視,當患者轉入ICU后,請家屬在ICU門口的家屬休息室耐心等候,并為患者準備個人生活用品:臉盆、水杯、牙刷、牙膏、藥杯、卷紙等。探視完畢請回原病區等候,以便病情變化時及時與家屬取得聯絡。 對術后可進食的患者,在獲得醫護人員同意時可自帶患者喜歡得水果、湯水、面食等食物,避免刺激性、易產氣食物(如辣椒、奶制品等)。
當患者處于術后麻醉復蘇早期或身處重病狀態,以及患腫瘤惡性疾病帶來得恐懼與焦慮,容易出現情緒不穩,甚至出現反應性精神障礙,我們會積極進行心理輔導,加強護理,按需保密病情。在這種情況下,家屬探視過程中也請做好心理安慰與溝通,共同為患者得康復創造良好條件。
4、患者在ICU期間得到醫療護理質量保證
ICU護士經專業培訓,具有豐富的危重病臨床護理經驗。患者在ICU期間,護士時刻在床旁進行嚴密的病情監測,及時觀察病情變化,并作出相應處理;注重與患者溝通,做好心理護理及監護期間的生活護理(包括擦浴、翻身排背、進食等)。患者也可根據自身狀況聽聽音樂或閱讀書報等。務求讓患者安全、舒適、滿意度過危險期是ICU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心愿。
5、何時轉出ICU?
我們根據實際病情,在患者情況穩定后轉出ICU,由我科護士護送到原病區
6、ICU的優勢?
ICU的設備優勢:ICU集中了醫院主要的先進急救醫療設備,同時將病人進行統一管理和搶救,對病人進行24小時動態監測和量化管理,為患者診療提高合理化數據和服務。
ICU的技術優勢:ICU醫生與床位比為0.8~1:1,護士與床位比為2.5~3:1。為了保證危重病人搶救,醫院為ICU配備了強有力的技術隊伍;同時,ICU整合了醫院的專家資源,更加高效、快捷地為患者服務。
ICU的時間優勢:對危重病人的急救必須爭分奪秒,時間就是生命,ICU相對其他專科,具有快速反應能力。
ICU是重大工傷、交通傷和急危重癥的搶救平臺,是重大手術的圍手術期管理平臺。目前ICU已是衡量一所醫院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