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紅化血蛋白不再讓血糖左右搖擺
糖尿病患者在醫院就診時,醫生會根據他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來調整用藥劑量及用藥方案。但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僅能反映某個時間點的血糖,很容易因為飲食品種和攝入量的不同而出現不一樣的結果。
有一種更為準確客觀的數據,可以如實地反映患者三個月之內的血糖水平,使醫生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患者這三個月的血糖是否處于理想水平,從而判斷目前的降糖方案是否合適,是否需要調整用藥 。這個秘密武器就是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簡介:
糖化血紅蛋白是葡萄糖或其他糖與血紅蛋白的氨基發生非酶催化反應的產物,它的量與血糖濃度呈正相關,是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標之一。
由于它不受飲食、吃藥、劇烈運動等影響,結構穩定,變異性小,所以可以比較全面的反映糖友們近三個月內血糖的控制情況。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糖尿病標志物,已很榮幸地晉升為糖尿病治療監測的“金標準”。
正常生理條件下,由于蛋白質濃度保持相對穩定,糖化水平主要決定于葡萄糖濃度,也與血紅蛋白與葡萄糖接觸的時間長短有關。紅細胞在血循環中的壽命約為120天,檢測到的糖化血紅蛋白值反映了患者最近2—3個月的血糖平均水平。因此糖化血紅蛋白反映的是患者近三個月總的血糖水平。
我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般認為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水平4%~6%,這是我最喜歡的范圍,這說明糖友們的血糖控制的很好。?但是當我的含量升高時,大家就要小心了:
?①當我小于6.5%時,還能夠接受,并發癥的發生危險性很小,這是血糖控制的理想目標;
?②當我大于7%時,發生慢性并發癥的危險性顯著增高,因此,對于大多數已經確診的糖友來說,讓我小于7%是一個常見的治療目標;
③當我在8%~9%的范圍時,就已經說明該糖友的血糖控制是不理想的,需多注意飲食結構,并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
④當我大于9%時,說明持續高血糖存在,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發癥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可能引發糖尿病性腎病、動脈硬化、白內障等并發癥,并有可能出現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癥。
監測周期:
?
血糖控制滿意且穩定的糖尿病患者 | 至少1年測2次糖化血紅蛋白
|
若血糖控制不滿意且需調整方案者 | 應一年測4次 |
計劃懷孕的糖尿病婦女 | (1)初期每月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 (2)血糖控制滿意后,應每6~8周測1次,直到受孕。 |
應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孕婦 | 推薦2個月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
|
對于已確診的妊娠期間的糖尿病患者 | 每1~2個月檢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 GDM患者在不發生低血糖的前提下,糖化血紅蛋白目標應為<5.5%;對于PGDM患者,早期血糖控制勿過于嚴格,以防低血糖發生,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0%。 無論GDM 或 PGDM,經過飲食和運動管理,妊娠期血糖控制達不到上述標準時,應及時加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進一步控 |
? 醫生可以結合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作綜合判斷,制定適合患者的降糖方案,便于血糖達標。
上一篇: 比戴口罩更重要的事——手衛生
下一篇: 夏季老年人如何預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