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嚴重出生缺陷,你必須了解的關于地中海貧血的13個知識
地中海貧血是我國高發、嚴重的出生缺陷病種之一,其篩查和預防非常重要。
一、什么是地中海貧血?
地中海貧血,又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其發病機制是合成血紅蛋白的珠蛋白鏈減少或缺失,導致血紅蛋白結構異常。患者主要表現為慢性進行性溶血性貧血。
二、地中海貧血有哪些危害?
地中海貧血是一種發病率高、危害大的遺傳病。根據基因分型,其臨床表現輕重不一,輕者多無自覺癥狀且不易察覺,重者自幼起病,可造成多個器官損害,需要終身依賴輸血。最嚴重的類型在胎兒期即出現全身水腫,引起流產、死胎或出生后死亡。
三、地中海貧血有哪些類型?
根據受累的蛋白肽鏈不同,將地中海貧血分為α、β、δβ和δ等不同類型,其中以α和β地中海貧血最為常見。根據基因缺失和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又分為輕型、中間型和重型。
四、α地中海貧血
α地中海貧血,簡稱α地貧,主要由α珠蛋白基因缺失引起。臨床上分為4種類型:
1、靜止型
紅細胞形態正常,患者無癥狀。
2、輕型
紅細胞形態輕度改變,患者通常無癥狀。
3、中間型
又稱血紅蛋白H病。此型臨床表現差異較大,出現貧血的時間和病情輕重不一。大多在嬰兒期以后逐漸出現貧血、疲乏無力、肝脾大、輕度黃疽等癥狀。
4、重型
又稱 Hb Bart's 胎兒水腫綜合征。臨床表現為重度貧血、黃疽、全身水腫、肝脾腫大、胸腹腔積液等。孕晚期易流產、胎兒死亡或出生后半小時內死亡。
五、β地中海貧血
β地中海貧血,簡稱β地貧,主要由β珠蛋白基因點突變引起。臨床上分為3種類型:
1、輕型
患者無癥狀,或輕度貧血,輕度脾腫大。
2、中間型
患者多于幼童期出現癥狀,其臨床表現介于輕型和重型之間,表現為中度貧血,脾臟輕度或中度腫大,可有黃疽,骨骼輕微改變。
3、重型
又稱Cooley貧血。患兒出生時無癥狀,3~12個月開始發病,呈慢性進行性貧血。表現為面色蒼白,肝脾大,發育不良,常有輕度黃疽,癥狀隨年齡增長而日益明顯。如果不定期輸血,長期貧血,1歲后顱骨改變明顯,表現為頭顱變大、額部隆起、顴高、鼻梁塌陷,兩眼距增寬,形成地中海貧血特殊面容。同時極易伴發各種并發癥,多于幼兒或青少年期死亡。
六、父母是地中海貧血基因攜帶者對小孩有影響嗎?
如果夫婦雙方都是地中海貧血基因攜帶者,他們的子女遺傳的可能性為:25%是重型地中海貧血,50%是基因攜帶者,25%是正常者;如果只有一方是地中海貧血基因攜帶者,其子女有50%的可能性是基因攜帶者。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子女,發病幾率是一樣的。
七、如何預防地中海貧血?
由于目前尚無有效可靠的治療方法。因此,在地貧高發省市的每一位育齡婦女、孕婦及其丈夫,應進行孕前檢查和產前篩查,并對發現的高危人群進行產前診斷和胚胎植入前診斷,防止重型地貧兒出生,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八、哪些是地中海貧血的高危人群?
家族人群中有地中海貧血患者、曾經生過死胎或地貧兒、夫妻雙方紅細胞平均體積(MCV),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低于正常值或均為地貧基因攜帶者,屬于地中海貧血的高危人群。
九、如何進行地中海貧血的產前篩查和診斷?
地中海貧血可通過實驗室檢測血細胞進行產前篩查,檢測技術包括全血細胞計數(血常規)、紅細胞形態,血紅蛋白電泳,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查。如篩查發現夫婦雙方同時攜帶同型地貧基因, 則應通過羊膜腔穿刺等進行產前基因診斷, 以避免重型地貧患兒的出生。
十、胎兒診斷為地中海貧血怎么辦?
通過產前診斷發現胎兒正常或為輕型地貧兒,則可繼續妊娠;若發現胎兒患有中間型或重型地貧,可向醫生咨詢,盡早進行醫學干預處理。
十一、地中海貧血如何治療?
輕型地中海貧血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癥狀,無需治療。
重型地中海貧血一經診斷,須馬上開始輸血治療,建議每隔4-6周輸注紅細胞懸液1次,使血紅蛋白維持在90-100g/L以上。反復輸血10-20次以上,血清鐵蛋白大于1000ug/L,患兒2歲以上,需使用鐵螯合劑來排除體內多余的鐵,延長患兒生命,提高生存質量。如果患者脾功能亢進、巨脾引起壓迫癥狀可在5-6歲后進行脾切除術。目前唯一能根治重型β地貧的方法是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若有適合的供者,可考慮移植治療。基因治療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正處于基礎研究及臨床試驗中。
十二、地中海貧血在哪些地區高發?
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尤其是廣東、廣西、海南、四川、云南、貴州等地是地中海貧血的高發區。部分高發地區地中海貧血基因攜帶率人群中超過10%。
十三、國家針對地中海貧血有哪些防控措施和惠民政策?
針對廣東、廣西、海南、四川等10個地中海貧血高發省份,國家衛健委啟動實施地中海貧血防控試點項目,大力推廣產前篩查、產前診斷等綜合防控措施,以降低重型地貧兒發生率。部分地區通過開展免費婚前檢查、孕前檢查、將地中海貧血納入醫療保險管理范疇等惠民政策,切實加強地中海貧血的預防控制工作,減輕地貧患兒家庭的疾病負擔。
(文章轉載于第一婦產)
上一篇: 都化膿了細菌培養還“無菌生長”?!聽聽實驗室的解釋
下一篇: 腫瘤標志物異常就是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