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祖明:由“內”而“外”,呵護胃腸健康
“劉主任,太感謝你了!是你精湛的醫術讓我老伴兒免受了手術的痛苦,也重獲了健康!”5月26日,在國藥東風總醫院消化內科門診,老人王春香(化名)緊握住消化內科二病區主任劉祖明的手連連道謝。
兩個月前,王春香的老伴兒朱爺爺突然開始便血,并在一次便血后發生暈厥,經檢查發現朱爺爺直腸處有一個5cm×7cm的腫瘤,情況危急。朱爺爺曾做過心臟冠脈搭橋手術,身體虛弱,正在家人擔心其無法耐受手術時,劉祖明采用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不到2小時便成功將巨大病灶完整切除,還為患者保住了肛門。
深耕消化內科20余載,劉祖明勤于思考,追求卓越,秉持著“內科外科化,外科微創化”的信念與追求,他帶領科室憑借“內鏡”這把特殊的手術刀,為無數患者解除了病痛。
一個好醫生,就是要“內外兼修”
1998年,風華正茂的劉祖明從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學院畢業后,來到國藥東風總醫院,經過二十多年刻苦鉆研成為了一名消化內科專家。
消化疾病是一種易發疾病,且消化系統涵蓋器官眾多、發病原因多樣,在消化內科,劉祖明每天都要接診大量患者。
“曾經提起胃腸鏡檢查,患者都比較排斥,還有一些患者出現明顯不適才就醫,卻發現為時已晚。”劉祖明說,預防意識缺失,是消化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問題,也導致很多疾病在發現時已是重癥。
劉祖明初任消化內科醫生的那幾年,內鏡發展尚不成熟,消化內科在治療急危重癥上手段有限,很多疾病需要依靠傳統的外科手術,可外科手術費用高、創傷大、風險大等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給患者帶來痛苦和負擔。
如何提升消化內科在急危重癥上的救治能力,是劉祖明從醫以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為此他一邊積累臨床經驗,一邊通過外出進修、閱讀醫療領域的權威期刊,熟悉、掌握最前沿的治療技術。
2011年,國內一些醫院的消化內科率先開展內鏡下黏膜剝離術,針對消化道內大于2cm的息肉、消化道早癌,消化道黏膜下腫瘤等復雜病例可實現病變的完整剝離,且手術創傷小,恢復快,“內科醫生也能夠拿起手術刀切除腫瘤”。這一技術的開展讓劉祖明十分振奮,自此,他開啟了對消化內鏡下的微創手術這一領域的鉆研之路。
2013年,劉祖明擔任國藥東風總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二病區主任,帶領科室實現更好的發展,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實現“內科醫生外科化”。一次,他在到武漢一家醫院參加學術交流時,該院消化內科正好有一位腸息肉的患者準備進行內鏡黏膜下切除手術,劉祖明通過現場觀摩學習,很快便掌握了這一手術的方法要領。回院后,他便立刻向醫院匯報,很快也將這項手術運用到了自己的臨床實踐中。隨著經驗積累及內鏡下治療器械的發展,又在院內率先開展更高要求的內鏡下四級手術黏膜下剝離術(ESD)。
內鏡下的微創治療,雖不需要“開腸破肚”,但它的難度并不比外科手術小。以腸道為例,正常狀態下,腸壁的厚度約為兩三張紙牌的厚度,內鏡下治療時常把腸壁分成四層,操作不當可能發生出血、穿孔等并發癥,因此,內鏡下的微創手術也被形象地比喻為“在蛋殼上雕花”,這要求醫生的動作要非常精細,手的把控力要很強,對病灶的判斷要很準確。
“事不避難者進,志不求易者成。”劉祖明說,“一位合格的醫生,就是要不斷學習、勇于擔當,做到‘內外兼修’。”也正是這種精神,讓劉祖明在內鏡微創診療領域不斷追求卓越,為更多消化疾病患者帶來福音。
妙手持鏡刀,精準除病痛
在劉祖明的帶領下,國藥東風總醫院消化內科成功實現了由“內”而“外”的轉變。目前,科室在開展消化系統疾病全科診療基礎上,已成熟開展有全套消化內鏡手術,如消化道腫瘤早期診斷與治療、消化系統危急重癥內鏡診治、胃腸道黏膜下腫瘤的內鏡切除等,通過這些先進技術,無數消化疾病患者重獲健康。
2021年12月,74歲的龐爺爺突感腹痛,且痛感持續了一個月,前往醫院檢查,發現其胃部賁門處有潰瘍,活檢顯示為“低級別上皮內瘤變,局灶高級別”。為進一步治療,龐爺爺慕名前往國藥東風總醫院消化內科,找到了劉祖明。
根據龐爺爺的病情,劉祖明為其進行了賁門、胃底病變的ESD術,將一個2.5厘米大小的腫瘤完整剝離,術后,患者的腹痛癥狀消失,一周后便康復出院。
“如果按照傳統的手術方式,是直接切除病灶,那么患者的胃底也要被切除一部分。”劉祖明說,而通過內鏡下手術,不僅能將病變完整切除,創傷還小,也保持了臟器的結構完整,更利于患者恢復。
另有一位65歲的患者,曾因結腸癌進行過手術治療,后因腹部出現不適再檢查時發現,在他的直腸、結腸處又長出了3個腫瘤。
“如果采用外科手術,那意味著患者的結腸要被切去一大半,手術根本無法開展。”劉祖明說,面對患者及家屬的真切期盼,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不僅要完整切除病灶,還要讓患者有尊嚴,不影響生活質量!
通過對患者病情的綜合分析、周密安排,劉祖明分三次為其進行了結腸息肉ESD術,憑借他精湛的醫術,患者的多處病灶均被完整切除,且術后恢復良好,多次復查顯示均無異常。
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多年來,在劉祖明的帶領下,消化內鏡微創診療技術已成為科室的一大特色,科室每年開展的內鏡檢查診斷及治療達上萬人次,得益于鏡下技術,大量患者重獲健康。
除了不斷精進自己的醫術,劉祖明還毫無保留地將手術經驗與同道分享,積極培養更多“內外兼修” 的醫生。“消化內鏡微創診療技術,是目前非常先進的消化道早癌篩查與治療技術,我也將在這一領域繼續耕耘,不斷提高,為更多患者帶來健康與幸福”,劉祖明說。(宣傳科 蔣輝)
上一篇: “健康快車”抵達十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