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疾风起电视剧40集_善良的小姨3|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美味工作的女孩,圣爱天堂,中国伦理电影

國藥東風總醫院

新聞動態

器官移植:延續生命長度提高生存質量

發布時間:2022-11-19 瀏覽次數:

“氣色明顯好多了,人也精神了,好好保持下去,上學、生活沒啥影響了。”10月21日上午,國藥東風總醫院器官移植科主任郭小軍給成功完成腎移植的16歲少年小明(化名)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項。

2020年1月13日,家住十堰農村的小明突然昏迷,被緊急送往國藥東風總醫院,被診斷為尿毒癥急需換腎延續生命。經過兩年多的等待,今年十一期間,小明終于等到一個合適的腎源。這個腎臟來自因車禍不幸身亡的同齡少年小亮(化名)的捐獻。

小亮的心臟、肝臟、一個腎臟和兩個眼角膜,讓3名重癥患者重獲新生,兩名失明患者重見光明。其中,一個腎臟被送到國藥東風總醫院,移植到小明體內。

人體器官捐獻移植被認為是20世紀人類醫學史上三大里程碑之一,從武漢搬遷到十堰的國藥東風總醫院(原武漢市第一醫院)充分發揮大外科的人才和技術優勢,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便開始人體器官移植研究,經過4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移植技術和完備的學科體系,成為十堰醫療行業的一張名片,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患者前來就醫。

上世紀70年代,國藥東風總醫院集聚了戴宗晴、張柏、劉開評等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外科精英開展人體器官移植研究,得到了“中國器官移植之父”夏穗生教授的親切關懷,讓醫院的器官移植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先后成為同濟醫科大學器官移植東風分所、湖北醫藥學院器官移植中心。

如今,國藥東風總醫院器官移植已成為十堰醫療行業的一張名片,也被越來越多的患者所熟知。目前,國藥東風總醫院是鄂西北唯一一家通過器官移植國家準入資質的醫院,也是湖北省唯一一家開展器官移植的市州級醫院,先后完成器官移植手術1000多例,其中年齡最大的81歲,最小的11歲,手術均獲成功,術后存活時間最長達24年。

2013年開展 DCD以來,我市共完成180多例公民離世后器官捐獻,共完成肝移植及腎臟移植手術300多例。

“器官移植手術不同于其他手術,通常器官從供體體內取出后,6小時內一定要行移植手術,以保證手術的質量。”郭小軍介紹,醫院曾在一周內完成5例捐獻獲取、10例腎移植手術,讓10名尿毒癥患者延續生命,這在有資質做器官移植的醫院里并不多見,創造了醫院單周捐獻移植手術紀錄。

郭小軍看來,醫院器官移植學科一路走來,40年間始終與國際最先進的技術設備接軌,院內的器官移植病區、器官移植研究所與醫學實驗中心緊密合作,院外充分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美國圣母大學和清華大學質譜中心加強交流,不斷學習、引進新技術,提升醫院的整體實力,讓越來越多的患者獲益。

“正是憑借這種與生命賽跑的勁頭,經過40多年的發展,醫院器官移植科逐步成為鄂西北地區移植醫學的排頭兵,移植手術的種類、數量,以及手術患者的存活時間等各項指標均處于全省前列。”郭小軍說,近年來,隨著十堰區域交通的快速發展,憑借良好的口碑和實力,位于鄂西北深山的國藥東風總醫院器官移植也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全國,吸引了香港、西藏、新疆、黑龍江、福建等地尿毒癥患者來這里進行手術。

2021年8月,鄖陽區一名16歲的男孩因為車禍身亡,家屬決定捐獻器官,與遠在3000多公里外的西藏16歲少年相匹配。這名藏族少年乘飛機來十堰國藥東風總醫院換腎,這兩個素昧平生的少年以器官移植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的傳遞。

郭小軍介紹,目前醫院器官移植學科不論在技術還是人才梯隊培養上已經基本成熟,腎移植病人存活率和生存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3年存活率85%,5年存活率75%,比肩國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