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的來龍去脈
血型是血液型別的標記。人類不同的個體之間其血細胞存在著差異,從而造成不同的血型,如有紅細胞血型、白細胞血型、血小板血型等。我們平常所說的血型,指的是紅細胞血型。
ABO血型的發現
1900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助教Karl Landsteiner(蘭德斯坦納),用22位同事的正常血液交叉混合,發現紅細胞和血漿之間發生反應,經過大量觀察研究,他發現了人類的血液按紅細胞與血清中的不同抗原和抗體分為許多類型,于是他把血型分成3種:A、B、O。1902年,蘭德斯坦納的兩名學生,發現除了A、B、O三種血型外還存在著一種較為稀少的第四種類型,后來稱為AB型這一劃時代的發現,為以后安全輸血提供了重要保證,為此,蘭德斯坦納獲得了1930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并贏得了“血型之父”的美譽。對輸血史的發展作出卓越的貢獻,更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ABO血型的定義
紅細胞上只有A抗原的話就是A型血,這種血型的血清中有抗-B;在紅細胞上只有B抗原的話就是B型血,而血清中間有抗-A的;假如在紅細胞中A抗原、B抗原都有的話就是AB型血,血清中不僅沒有抗-A,也沒有抗-B。假如在紅細胞上A抗原、B抗原都沒有就是O型,血清中抗-A和抗-B都有。
ABO血型遺傳規律
在ABO血型系統中,A 和B基因是顯性基因,而O基因則是隱性基因。例如,在一對染色體中,一個染色體帶A基因,另一個帶O基因,這個人的遺傳式為AO,但表現式為A,即是A 型,而不是O型。一對染色體中都帶有O基因才能表現為O型血。
ABO血型會改變嗎?
從遺傳學上來講,人的血型應是終身不變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血型卻能發生改變。例如有報道稱,在白血病和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中會發生ABO血型的改變,這是由特定的疾病引起的。再如,當因重大疾病而做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如提供者的紅細胞ABO血型與接受者不合,移植成功后,接受者的血型就變成為提供者的血型。
ABO血型和“滴血認親”,“性格”和蚊子的關系。
1.大家應該在以前古裝劇看過“滴血認親”的場景,這是真的嗎?答:是假的,滴血認親豈不是大家都是“We are 伐木累”了
2.相信許多人在網上都看到過這樣的貼子,據說有學者提出了“人因血型不同, 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氣質;同一血型, 具有共同的氣質”的論斷。在學術界并沒有得到認可,即使是那些報告血型與性格有顯著相關性的研究,其結果也是模棱倆口,甚至自相矛盾。
3.還有就是網上及民間也經??吹铰牭教囟ㄑ停瑦壅形米又惖?,專家稱無科學依據。
上一篇: 母嬰“同型”新生兒竟也會溶血?
下一篇: 關于無償獻血20個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