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出現的“小團塊”究竟是什么?
近日,著名魔術師劉謙自曝罹患肺腺癌,且目前已完成手術。此事引發網友廣泛關注,許多人也由此擔憂起自身肺部健康。心中也會有大大的疑問:肺癌會遺傳嗎?肺腺癌0期是什么意思?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對肺部的呵護。肺部作為健康的重要門戶,其健康狀況直接關乎我們的生活質量。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肺病乃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良好的肺功能則是我們暢享活躍生活的基石。
放眼四周,空氣污染正無聲無息地侵蝕著我們的呼吸系統。PM2.5 等有害顆粒不斷增加,使得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疾病的風險逐年攀升。吸煙以及被動吸煙更是危害巨大,它們不但會損害肺泡,還可能引發慢性氣管炎乃至肺癌。遠離煙霾,愛護肺部,刻不容緩!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體檢時意外查出肺結節。數據顯示,我國肺結節的檢出率已上升至 21%-51%。肺結節是肺部出現的一個小“團塊”,但它究竟是什么?是良性還是惡性?會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如何處理呢?
我們今天就老百姓比較關心的一些問題,我們請到了國藥東風總醫院心胸外科陳浩主任給大家做一些專業的解答。
陳浩主任,科室副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擅長肺癌、食管癌、縱隔腫瘤的微創治療。
一、什么是肺結節?
肺結節,是指肺部影像上各種大小、邊緣清楚或者模糊、直徑小于等于3cm的局灶性圓形致密影。它其實是一個影像學的范疇,是通過CT等影像觀測工具發現的高密度影子。
這種高密度影子從病理的角度來說,就是一團聚集的細胞,聚集的細胞是什么東西,就決定了肺結節是什么性質。如果聚集的細胞是一堆炎癥,肺結節可能就是一個炎性肺結節;如果這些細胞是纖維細胞,它就是一個既往病變遺留下來的瘢痕;如果是一群緩慢異常生長的細胞,它就是癌前病變或早期肺癌。
肺部結節分為實性結節和亞實性結節,亞實性結節又分為磨玻璃結節和部分實性結節。部分實性結節風險最大,其次是磨玻璃結節,風險最小的是實性結節。
結節直徑<10mm稱之為小結節;結節直徑<5mm稱之為微小結節;1-3mm叫粟粒樣結節。
結節的影像學表現為密度增高的陰影。肺磨玻璃影,是指影像檢查中發現的磨玻璃影部分,看起來就像磨砂玻璃,密度輕度增高,一般呈云霧狀。可能是由炎癥、出血、肉芽腫病變或腫瘤引起的。
二、結節發生什么變化可排除惡性?
可以通過結節的變化判斷結節的性質,如果出現這三種變化,基本上可以排除肺原發惡性腫瘤。
1.結節的直徑縮小,一般來說肺癌是不會通過抗感染治療縮小的,所以只要結節縮小,基本上可以排除惡性的可能性。
2.結節密度降低,尤其是從實性結節整體變成磨玻璃結節,如果測量CT值整體減半那就更加放心了,不是說磨玻璃結節更加傾向于惡性嗎?如果開始就是磨玻璃那是要當心的,如果從實性轉變成磨玻璃那說明里面的成分在減少,惡性腫瘤一般不會發生這樣的改變。
3.結節整體出現鈣化,除了少數其他部位轉移來的惡性腫瘤會自己發生鈣化,肺部原發腫瘤是很少出現整體鈣化的,所以結節出現鈣化大部分可以排除惡性可能性。
三、幾毫米的肺結節怎么判斷良惡性?
很多網友做CT發現肺結節,急切地想知道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并且希望從醫生口中得到肯定的答案。 實際上,幾毫米的肺結節性質很多時候較難判斷,這也是醫生建議大家定期復查隨訪的原因,定期復查,前后對比才能更準確的得出結論。首次發現的肺結節,為排除炎癥可能,可以先抗炎治療后復查。而對于惡性征象比較明顯的高危結節,醫生建議短期復查(比如3個月),必要時考慮手術。
四、幾毫米肺結節不處理會不會突然發展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對這個問題,真的是很多人非常糾結,非常擔心隨訪復查過程中會不會結節突然增大,會不會發生轉移之類。實際上,即便是惡性結節,也不會說突然增大到無法挽回的地步,癌細胞的生長也是有周期的,需要時間的,短期復查,結節絕對不會突然出現增大到無法手術,甚至發現轉移的情況。1cm之內的惡性結節手術切除幾乎都是能夠根治的。
五、肺結節能穿刺活檢嗎?
當無法明確結節性質時,穿刺活檢明確病理似乎是最好的辦法。但1cm之內的肺結節一般不建議穿刺,其原因是結節太小,難以定位,很可能穿不到癌細胞。還得承受穿刺后出血、氣胸等可能的并發癥。1-3cm結節在無法明確性質時,可以考慮穿刺活檢,高度懷疑惡性的結節可以不必穿刺,直接手術。
六、查出肺結節需要要進一步做增強CT嗎?
很多人覺得增強CT肯定比平掃要清楚,實際上,觀察肺結節,胸部CT平掃就足夠了,尤其是高分辨薄層掃描已經非常清楚了,不需要增強CT。在觀察結節形態方面,反而1024靶掃描價值更大。除非平掃發現縱隔淋巴結可疑腫大,可以做增強掃描加以鑒別。
七、一個月肺結節大了1.5mm,是增大了嗎?
有的人對自己的肺結節非常焦慮,去不同的醫院復查,甚至一兩個月做幾次CT,這時候你會發現有可能幾個報告報的大小不一樣,這并不代表結節就一定是增大了。不同的醫院,不同的機器,不同的醫生測量,甚至病人做CT時擺位有輕微變化,做出來的結果可能都會有差異,這是正常的誤差,一般1-2mm的誤差是有可能的。
所以,我們一般建議病人在同一個醫院同一個機器上檢查比較好,便于對比。
八、查出肺結節要做PET-CT嗎?
PET-CT不是萬能神器,結果會有假陽性和假陰性,而且輻射很大。對于純磨玻璃結節,即便是惡性的,大多數為貼壁生長的細胞,這類細胞為惰性生長,代謝率很低,在PET-CT上幾乎沒有FDG的攝取。 Fleischner指南認為對于小的純磨玻璃結節,PET-CT沒有診斷價值。而對于對于8mm以上的部分實性磨玻璃結節(即混合磨玻璃結節),在進行創傷性的檢查前可以進行PET-CT檢查。
九、肺結節8mm了,一定要手術嗎?
很多人覺得8mm似乎是個界限,超過8mm是不是就代表需要手術呢?并不是,要不要手術也是需要重點觀察結節形態、性質、危險程度的。 自從原位癌被踢出癌范疇,目前認為純磨玻璃結節考慮原位癌的話可以盡可能推遲手術,繼續隨訪。 有的人隨訪四五年都沒有任何變化,如果過早手術就損失了肺組織,就有點得不償失。
十、CT和手術病理的肺結節大小為何不一樣,以哪個為準?
CT發現肺結節是1.4cm,但手術后病理顯示結節1.2cm,或者手術標本結節比CT略大,這都是有可能的。結節一般不是規整的圓形,CT上人為測量出來的圖像大小,術后組織經過處理,固定,大小是有可能與CT上大小不一致。對于分期,我們是按照術后病理的大小來分期的(pTNM)。
十一、有沒有藥物能把肺結節消掉?
有沒有辦法不手術,通過藥物來讓結節縮小消失呢?急性炎癥結節,抗炎治療有可能會讓結節縮小,但大部分結節是不可能通過藥物來消掉的,像鈣化結節、纖維增殖結節,都是類似于陳舊疤痕,不會增大也不會縮小,吃藥也起不到任何作用。而疑似的惡性結節,吃散結的中藥基本上用處也不大。
十二、醫生為何不要看CT膠片?
做完CT打印出來的膠片,數一數只有十幾二十個層面,實際上,薄層掃描的話,有一兩百個層面,而且膠片圖像非常小,無法放大,所以,在僅有的幾個層面上找這么小結節是非常困難的,更無法看到具體形態,密度、CT值之類的參數。有些網友用手機拍膠片,上下、正反都不對,所以,最好是能夠提供電子圖像,讓醫生通過模糊膠片判斷結節性質,真的是太難了。
十三、新發現的肺結節需要抗炎嗎?
新發現的肺磨玻璃結節存在吸收消散、假性收縮、穩定增長三種形式,因此一般至少需要 3 個月的隨訪期,然后根據結節大小選擇不同的隨診間隔。做一次胸部 CT 的輻射劑量大約 5-8mSv,美國醫學物理師協會認為正常成人單次 50mSv 或多次 100mSv 以下是安全的。由于多數人具有正常的機體免疫力,所以無需口服抗生素或者中藥治療。
十四、惡性肺結節要首選手術治療嗎?
早期肺癌首選手術根治切除,效果是最好的,除非患者年齡很大,或者心肺功能很差,不能耐受手術。不管是采用傳統的開胸手術,還是胸腔鏡微創手術,都是可以的,根治切除范圍是一樣的。早期肺癌手術切除可以達到根治,比如原位癌或者微浸潤癌,或者癌前病變,做根治性切除五年以上生存率是100%;比如浸潤性肺癌,有轉移的可能,早期根治切除以后,五年以上生存率可達到85%-90%。雖然說早期肺癌治愈率很高,但是早期肺癌不容易發現,因為早期往往沒有癥狀,特別是小結節,單靠癥狀早期發現是不現實的,那么就要依靠體檢或篩查。
十五、建議哪些人群定期做肺癌篩查?
一般來說,40歲以下的人群,得肺癌的幾率相對比較低,我們不可能做到全員去做肺癌的體檢篩查,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做一次胸部CT。肺癌的高危人群,比如長期吸煙、經常在有害環境下工作、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更加建議每年做一次胸部CT。
十六、如何預防肺結節?
1.吸煙者戒煙,非吸煙者避免二手煙。
2.遠離霧霾,中重度污染時盡量減少外出,外出時建議佩戴有效過濾PM2.5微粒的口罩;建議室內安裝空氣凈化器。
3.工作環境盡量避免接觸粉塵,做好預防。
4.室內裝修減少石材的使用和其它材料污染。
5.注意廚房通風,增加開抽油煙機的時間。
6.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鍛煉身體,增強免疫力,保持心情舒暢。
7.講究衛生,起居環境注意衛生整潔,避免滋生細菌;外出活動時,要堅持佩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誘發肺結節。
上一篇: 為什么有些病人需要換瓣
下一篇: 關于主動脈夾層,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