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 接力救治
病例:患者:男
主訴:肩背痛12小時伴胸痛3小時
診斷:Ⅰ型主動脈夾層
患者緊急接受了手術治療,術后患者的心功能很差。為了幫助患者維持有效的血液循環和氧供,立即為患者啟用了靜脈 - 動脈體外膜肺氧合(VA - ECMO)支持治療。
在 VA - ECMO 運行期間,患者的氧合水平持續處于較低狀態,多次調節呼吸機參數、纖支鏡治療以及體位治療等方法干預后,患者氧和仍然逐步下降,重要臟器器官嚴重缺氧,面對這一棘手的難題,ICU 的主任醫生們迅速組織了多學科會診,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分析和討論。經過審慎的評估和權衡利弊,最終決定將 VA - ECMO模式調整為VAV - ECMO模式。這一舉措實施后,令人欣喜的情況出現了,患者的氧合狀況大有改善,各項生命體征也逐漸趨于穩定,為后續進一步的治療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和相對穩定的身體條件。
體外膜肺氧合(ECMO)最經典的兩種模式是VV和VA模式,但在一些情況下,需要切換為VAV或VVA模式。VV-ECMO的引血導管位于股靜脈,回血導管位于頸內靜脈。也有文獻報道從頸內靜脈引血,從股靜脈回血。VA-ECMO的引血導管則位于股靜脈,回血導管位于股動脈。
VAV-ECMO的引血導管仍在股靜脈處,經過人工泵充分氧合后,一部分血回輸到頸內靜脈,進行呼吸支持;另一部分血回輸到股動脈,進行循環支持。這樣可以更好地調節體內的血流動力學,同時提高氧合效率,尤其適用于像上述病例中存在復雜心肺功能障礙,單一的 VA - ECMO 無法有效改善氧合的情況。
經過ECMO的救治以及后續的康復治療,患者已成功脫離危險。每一次應用 ECMO 救治患者的案例,都是醫療技術進步的有力見證,同時也提醒著我們,面對危重癥患者,要不斷探索、勇于嘗試,用精湛的醫術和精心的護理為他們點亮生命的燈塔。
上一篇: 空腸管盲插技術
下一篇: 重癥技術-IABP(主動脈球囊反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