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起搏器
心臟起搏器就是一個人工的“司令部”,它能替代心臟的起搏點,使心臟有節律地跳動起來。心臟起搏器是由電池和電路組成的脈沖發生器,能定時發放一定頻率的脈沖電流,通過起搏電極導線傳輸到心房或心室肌,使局部的心肌細胞受到刺激而興奮,興奮通過細胞間的傳導擴散傳布,導致整個心房和(或)心室的收縮。心臟的電信號使它跳動。當運動時,心臟跳動加速;當睡眠時,心臟跳動減慢。如果心電系統異常,心臟跳得很慢,甚至可能完全停止。人工心臟起膊器發出有規律的電脈沖,能使心臟保持跳動。
心臟起搏器的功能類型:
(1)心房按需(AAI)型:電極置于心房。起搏器按規定的周長或頻率發放脈沖起搏心房,并下傳激動心室,以保持心房和心室的順序收縮。如果有自身的心房搏動,起搏器能感知自身的P波,起抑制反應,并重整脈沖發放周期,避免心房節律競爭。
(2)心室按需(VVI)型:電極置于心室。起搏器按規定的周長或頻率發放脈沖起搏心室,如果有自身的心搏,起搏器能感知自身心搏的QRS波,起抑制反應,并重整脈沖發放周期,避免心律競爭。但這型起搏器只保證心室起搏節律,而不能兼顧保持心房與心室收縮的同步、順序、協調,因而是非生理性的。
(3)雙腔(DDD)起搏器:心房和心室都放置電極。如果自身心率慢于起搏器的低限頻率,導致心室傳導功能有障礙,則起搏器感知P波觸發心室起搏(呈VDD工作方式)。如果心房(P)的自身頻率過緩,但房室傳導功能是好的,則起搏器起搏心房,并下傳心室(呈AAI工作方式)。這種雙腔起搏器的邏輯,總能保持心房和心室得到同步、順序、協調的收縮。如果只需采用VDD工作方式,可用單導線VDD起搏器,比放置心房和心室兩根導線方便得多。
(4)頻率自適應(R)起搏器:本型起搏器的起搏頻率能根據機體對心排血量(即對需氧量)的要求而自動調節適應,起搏頻率加快,則心排血量相應增加,滿足機體生理需要。目前使用的頻率自適應起搏器,多數是體動型的,也有一部分是每分鐘通氣量型的。具有頻率自適應的VVI起搏器,稱為VVIR型;具有頻率自適應的AAI起搏器,稱為AAIR型;具有頻率自適應的DDD起搏器,稱為DDDR型。以上心房按需起搏器、雙腔起搏器、頻率自適應起搏器都屬于生理性起搏器。
(5)起搏器的程序控制功能:指埋藏在體內的起搏器,可以在體外用程序控制器改變其工作方式及工作參數。埋植起搏器后,可以根據機體的具體情況,規定一套最適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參數,使起搏器發揮最好的效能,資金節省上能而保持最長的使用壽限,有些情況下還可無創性地排除一些故障,程控功能的擴展,可使起搏器具有貯存資料、監測心律、施行電生理檢查的功能。
起搏器的適用人群
嚴重的心跳過慢。心臟停跳3秒以上或心率經常低于40次,尤其是出現眼前發黑、突然暈倒的患者,應該植入起搏器。這也是起搏器最主要和最初的治療范疇。
心臟收縮無力。疾病若破壞了心肌,或改變了其原有形態,會導致心肌無法有力收縮。心臟收縮功能下降就會引起心臟泵血不足,身體各部分無法獲得充足的新鮮血液,造成頭暈、胸悶、乏力等各種癥狀。如藥物治療無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嚴重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可以在心臟各部分安裝多個起搏器,同步產生多個電刺激命令,幫助心肌收縮。
心跳驟停。心臟停止跳動數分鐘就能致死,一些疾病可引發心跳驟停或致命性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快速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可以安裝具有除顫器功能的起搏器,能恢復心臟有規律的跳動。
在某些心臟病綜合治療中(頸動脈竇高敏綜合征、血管迷走性暈厥、特發性Q—T延長綜合征、預防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等),起搏器還是不可或缺或唯一的治療手段。
起搏器安裝過程
起搏器安裝手術由心內科醫生施行,通常在局麻下進行。方法是,將電極導線從手臂或鎖骨下方的靜脈插入,在X線透視下,將其插入預定的心腔起搏位置,固定并檢測。然后在胸部埋入與電極導線相連接的起搏器,縫合皮膚,手術即可完成。
上一篇: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
下一篇: 心臟監護(CCU)血液動力學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