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后早產兒在喂養方面有什么特殊要求嗎?
早產兒是指胎齡未滿37周(小于260天)的嬰兒。由于早產的寶寶組織器官發育不成熟,功能不完善,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也很低,生后常需要先住院觀察,等達到出院標準的時候,才可以回家。
早產兒出院標準是指:① 出生后達到相當于宮內胎齡34周以上,或體重達2000克以上。② 能自行吸吮乳汁,吸吮與吞咽、呼吸相協調。體重穩定增長,每天20~30克。③ 在22~24℃的室溫下能維持正常體溫。④ 不需吸氧,生命體征穩定,無呼吸暫停發生。各系統無威脅生命的病理情況。22~24℃的室溫下能維持正常體溫。④ 不需吸氧,生命體征穩定,無呼吸暫停發生。各系統無威脅生命的病理情況。
在喂養方面,母乳是寶寶的首選。早產媽媽的乳汁中含有豐富的、易于消化和吸收的各種營養物質,是早產寶寶的最佳食品。但是,許多早產兒一出生就轉入兒科治療,與母親分離,影響了母乳喂養的正常進行。這種情況下,母親在院外也應該堅持擠奶,讓孩子出院后能吃到母乳。當然,如果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養,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給予一定量的早產兒配方奶粉,并根據嬰兒體格發育檢測結果逐步過渡到普通配方奶粉。
喂奶時要注意正確的喂奶姿勢,幫助寶寶含吸住乳頭及乳暈的大部分,這樣可以有效地刺激泌乳反射,使寶寶能夠較容易地吃到乳汁;同時注意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氣乘虛而入。用奶瓶喂時,也應讓奶汁完全充滿奶頭。喂完奶后,最好讓寶寶趴在大人肩上,用手輕拍寶寶后背,拍出嗝來再把寶寶放下。寶寶放下后頭最好偏向一側,這樣即便吐奶也不容易嗆咳,避免嘔吐物吸入氣管。
上一篇: 新生兒黃疸需不需要治療?
下一篇: 如何從日常生活中判斷新生兒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