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疾风起电视剧40集_善良的小姨3|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美味工作的女孩,圣爱天堂,中国伦理电影

國藥東風總醫院

新聞動態

大醫精誠著春秋 歲月如歌半世紀

——國藥東風總醫院守護健康與城市共成長綜述

發布時間:2019-11-22 瀏覽次數:

十堰日報記者 劉俊  通訊員 李毅

50載“醫”路前行,從未止步;半世紀健康相守,不忘初心。

從1969年扎根車城十堰至今,國藥東風總醫院已經守護百姓健康、伴隨城市發展走過了50個春秋。

50年,這是一段艱苦奮斗、勵精圖治的創業歷史,他們帶著馬燈與蘆席,掀開十堰醫療事業的扉頁;

50年,這是一次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開拓歷程,他們心系責任與擔當,引領鄂西北醫學發展的方向

50 ,這是一段波瀾壯闊、蕩氣回腸的復興征途,他們傳承不屈與堅強,奏響醫療改革高歌猛進的強音;

50年,這是一次強強聯合、眾志成城的全新起航,他們滿懷豪情與夢想,寫下巍巍醫都濃墨重彩的篇章。

沿革篇

足音鏗鏘,恪守公立公益保持一顆初心

1969年,為響應國家三線建設號召,十堰建設第二汽車制造廠(簡稱“二汽”),前身為武漢市第一醫院的國藥東風總醫院從武漢整體搬遷至十堰,與原十堰地區5708醫院合并組建張灣醫院,成為十堰最早的建制完整的醫療機構。在那個工業崛起、缺醫少藥的年代,承擔起保障二汽建設發展和守護十堰百姓健康的光榮使命,讓現代醫學的曙光照進昔日的茫茫大山。

1974年,十堰巡回醫療;1986年,武當山翻車急救;

1994年,首創三甲成功,成為首批集醫療、教學、科研、防保、康復、急救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國家三級甲等醫院;

1998年,長江抗洪;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抗震救災;先后11批援藏醫療隊奔赴貢覺,譜寫雪域高原的真情故事;連續兩年承辦非洲西語、法語國家醫院管理研修班,積極投身“一帶一路”戰略;2018年,精準扶貧、對口幫扶;2019年,送醫下鄉、資源下沉……

50年的堅守初心,50年的砥礪奮進,國藥東風總醫院扎根十堰整整半個世紀,用實際行動積淀下來“崇德、仁愛、和悅、善為”的醫院精神,孕育了“厚德仁術、濟世康民”的核心理念,用如椽巨筆書寫了一段“澤被秦巴、愛滿十堰”的光輝歷程。50年后的今天,國藥東風總醫院仍然初心不悔,足音鏗鏘,恪守公立公益,用大愛托起人民群眾的健康藍天。

發展篇

杏林求索,發展優勢學科造福一方百姓

與城市共成長,與百姓同呼吸。扎根十堰的國藥東風總醫院一代又一代醫務工作者,用赤誠和智慧締造了無數奇跡,用責任和擔當書寫了輝煌歷程。

1972年,成功完成十堰市第一例自體斷肢再植,接筋續骨的醫學奇跡讓無數產業工人擺脫工傷致殘的夢魘;

1979年,成功完成十堰市第一例同種異體腎移植,“移”路同行的“生死契約”讓多少晚期尿毒癥患者看到生的希望。

第一例肝癌冷凍治療、第一例腔鏡手術、第一例介入手術……率先在本地區完成了肝移植、眼角膜移植等手術,成為本地區唯一可以開展多種器官移植的大型醫院;率先在本地區廣泛開展微創技術,并形成與國際接軌的“全方位微創技術”品牌;心臟病介入治療技術保持了與國際同步的先進水平;自主研發的“多針全方位冷凍治癌機”獲國家專利,600多項技術成果填補鄂西北醫學史空白,引領鄂西北外科學發展的旗幟高高飄揚。

現如今,胸痛中心雄居區域前沿,普通外科連續十年奪冠,器官移植成為十堰名片,骨科微創可與一流比肩,兒科和婦產始終守護著生命的起點……目前,醫院已經擁有十多個省級重點專科,醫療技術領跑區域醫療;以白求恩獎章獲得者戴宗晴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閔新文教授為首的人才梯隊碩博成群、名醫薈萃,600余人專家骨干,200余名碩博士精英,守護著一方百姓的全生命周期。

創新篇

破舊立新,持續改革創新搶占一份先機

2017年,為響應央企改革和深化醫改號召,國藥東風總醫院整體劃轉至中國醫藥集團,實現了“回歸主業、融入行業”的巨大轉變,邁入健康事業發展新時代。

在“健康中國”行動指引下,國藥東風總醫院緊密圍繞“醫療+健康”雙輪驅動發展戰略,一手堅持不懈抓傳統學科建設,不斷提升醫院急危重癥和疑難病例救治能力,真正回歸三級醫院功能定位;一手積極布局康養新事業,順應人口老齡化形勢,謀求廣闊發展空間,探索以三級醫療技術為支撐的高端康復養老產業模式。

在全省率先推進DRGs精益管理,加強醫療質量,保障患者安全;與華為、騰訊、東華、中國電信等行業巨擘開展戰略合作,全面加速信息化建設,探索醫聯(共)體發展和“互聯網+醫療”的新模式;以信息化帶動分級診療政策的落實,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推進人文醫院建設,全面提升患者就醫品質……管理模式的全面變革,促進了醫院內涵建設的全面提升。

近三年來,經過全院干部職工的團結奮進,國藥東風總醫院已邁入精益發展、創新發展的快車道,醫療服務輻射鄂豫陜渝周邊毗鄰地區,惠及近3000萬人口,對全市及周邊百姓健康生活水平的提升產生了深遠影響。

騰飛篇

薪火相傳,立足黨建引領高舉一面旗幟

一直以來,國藥東風總醫院以黨建為引領,全面加強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團結帶領全院職工,在體制變革的過渡期、深化醫改的窗口期、“健康中國”戰略機遇期,統一思想、步調一致,全面保障各項改革穩步推進。

2017年5月,醫院順利通過“三甲復審”;2017年底,醫院一舉摘得“全國文明單位”桂冠;2018年,醫院牽頭成立十堰市胸痛中心聯盟,助力十堰打造胸痛急救網絡“全市模式”2019年,醫院七個專科順利晉級“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醫院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實現了高質量發展。

立足新時代,踏上新征程;不忘來時路,整裝再出發。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國藥東風總醫院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緊緊圍繞十堰百姓健康,進一步提升學科能力和技術水平,以更為積極、主動的姿態投入城市發展和居民健康,用過去的榮耀點燃騰飛的夢想,用無比堅定的信念激發奮進的力量,用豪情萬丈的激情續寫新的發展篇章。

歷經半個世紀的國藥東風總醫院,正向著“醫甲一方 百年名院”的美好愿景,向著“區域領先 省內一流 國內知名”綜合性三甲醫院管的發展目標闊步邁進!

國藥東風總醫院重點專科介紹:

心內科:

德高醫粹 妙手仁心  

國藥東風總醫院心內科是湖北省“重點醫學專科”,鄂西北首家心臟病研究中心、首家中國胸痛中心,湖北醫藥學院及遼寧錦州醫科大學碩士授權點。

國藥東風總醫院心內科目前下設心內科一、二病區及心臟重癥監護病房(CCU)、心血管病介入室、心血管病研究所等多個功能單元。心臟中心擁有Carto三維電生理標測系統、飛利浦及GE心血管造影機、冠脈血流儲備指數檢測系統、OCT等多種先進設備,這些先進設備為心內科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目前,心臟介入檢查和治療已成為心內科專業特色。常年開展各種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術、冠脈造影和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臟瓣膜病經皮球囊成形術、永久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先心病介入治療、主動脈夾層接動脈瘤的介入治療等眾多先進技術,技術力量處全省同級醫院領先水平。

心內科群英薈萃,碩博成群。在以武當學者楊漢東、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閔新文為學科帶頭人的帶領下,學科建設蓬勃發展,醫學科研碩果累累,多項成果榮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2009年成功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在湖北省地市級醫院實現了心血管病領域獲國家級科研項目“零”的突破。自2012年起至今,連續3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3項。近幾年,發表論文上百篇,其學術影響及地位在湖北省地市級醫院首屈一指。

心臟中心長期承擔著湖北醫藥學院理論教學和臨床見習、實習工作,承擔著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湖北中醫藥大學臨床實習帶教工作,多次榮獲湖北醫藥學院優秀教研室等。

近年來,以心內科為基礎的國藥東風總醫院胸痛中心,順利通過了中國胸痛中心認證,成為湖北省第三家、鄂西北首家中國胸痛中心。自該胸痛中心創建以來,成功救治了數百名急性胸痛患者的生命,為鄂西北地區急性胸痛患者帶來了福音。

骨科

展筋續骨 仁心救人

國藥東風總醫院骨科中心是湖北省臨床重點專科,已發展成為脊柱外科微創骨科骨關節外科·運動醫學科手外·足踝·顯微外科、創傷外科6大臨床專科及多個骨科專科門診,集臨床、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省級骨科平臺。

骨科中心打造了一支技術高超、經驗豐富的高水平專家團隊,骨科主任熊敏教授是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帶領骨科團隊構架骨科戰略發展規劃,推動亞專業水平能力提升,各大亞專科專攻其一域,形成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的大骨科格局。

近年來,骨科先后開展了關節置換技術、關節鏡技術、人工椎間盤置換非融合技術、椎間孔鏡技術、斷指再植技術等多項新技術,用更加先進、優質的醫療技術服務患者。

2015年以來,國藥東風總醫院骨科《脊柱脊髓損傷的實驗研究及臨床應用》、《關節鏡輔助下微創脛骨平臺骨折及脛骨髁間棘骨折的相關研究》等獲得湖北省科學進步三等獎4項,國家專利9項,專著2部,近20余篇SCI論文。

十堰地區唯一的湖北醫藥學院骨科研究所、十堰市骨科質控中心掛靠國藥東風總醫院骨科,確保縣、市二級醫院骨科醫療質量的提升,整體診療水平提高,學科建設的推進起到了引領作用。

皮膚性病科

佑皮護膚 濟世為懷

國藥東風總醫院皮膚性病科2017年被評為湖北省臨床重點專科,前身是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1969年由武漢全遷至十堰,是本地區開設時間較早、設備齊全、技術力量雄厚的皮膚性病醫療專科,在本地區及鄂、豫、川、陜等周邊地區都享有較高的知名度,深受廣大患者的信賴。

皮膚科是門診、實驗室、病房設置齊全,細分學科發展均衡的教學研一體的區域一流皮膚專科。艾滋病咨詢室、美容室、激光治療室、光動力室、果酸治療室等,提供尊重患者隱私的一對一診療服務。實驗室下設真菌鏡檢及培養實驗室、變態反應實驗室、病理室、性病病原學檢測實驗室等獨立實驗室,對明確患者病情,專業診斷提供了技術支撐。

國藥東風總醫院皮膚科專家們還不斷精進技術,真正快速有效解除患者身體痛苦和精神壓力,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三聯療法治療痤瘡、罨包療法治療濕疹、火針治療慢性皮膚病、光動力治療痤瘡、光動力治療玫瑰痤瘡、光動力治療毛囊閉鎖三聯征、激光治療色素性皮膚病等專科優勢技術為千萬患者解除了病痛,在鄂西北地區享有盛譽。

國藥東風總醫院皮膚科加強人才梯隊建設,打造了一支專業水平高、年齡結構合理、醫德高尚的專家團隊:以劉菡主任為學科帶頭人,采取“請進來”與“送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加強醫護工作者的專業學習與提升,根據學科建設需要引進專業人才充實專業隊伍

科室是湖北醫藥學院臨床實習基地,湖北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為鄂西北地區培養了大量的皮膚科專業人才,目前承擔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皮膚性病學》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中,十分重視理論聯系實踐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學生實習打下了堅實基礎。是基層醫院全科醫生培訓基地,每年培養醫學生 180余人,創建了一流的教學基地。  

在抓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皮膚性病科結合臨床開展臨床科研工作,承擔多項省市級課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40余篇。

內分泌代謝科

著手成春 大醫精誠

國藥東風總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創建于1991年,2018年被評為湖北省臨床重點專科,科室主任郭昆全教授曾多次被省、市、東風汽車公司表彰。科室形成了合理的高、中、低工作人才梯隊,擁有一支實力強勁的醫療隊伍。

內分泌代謝科診治病種涵蓋內分泌代謝系統各個領域。對于糖尿病甲狀腺疾病骨質疏松癥等常見內分泌代謝疾病及各種內分泌代謝急危重癥的診療技術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同時對于下丘腦及垂體疾病、腎上腺及性腺疾病、高血壓、肥胖癥、高脂血癥、更年期綜合征等疾病的診治,取得了顯著療效。在胰島β細胞瘤、兒童生長發育異常及頑固性低血鉀癥、內分泌高血壓等疾病的診療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科室打造了“東風糖友之家”糖尿病教育護理品牌,實施東風糖友之家會員制管理、糖友分類檔案管理、短信平臺及QQ群網絡支持、分階段糖尿病管理(SDM)隨訪體系。

科主任郭昆全教授治學嚴謹,勇于創新,帶領內分泌代謝科長期致力經過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發癥防治的研究,獲省級科研課題4項,市級科研攻關課題16項,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本科室負責的課題4項獲得湖北省重大科學技術成果。2010-2012年連續三年3項科研成果獲十堰市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科研成果獲東風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

作為湖北醫藥學院內分泌專業主要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科室已培養碩士研究生多名,同時培養進修醫師、全科醫生和實習醫師數百名。

醫學檢驗部

檢驗病痛 服務真情

國藥東風總醫院醫學檢驗部是湖北省重點專科,前身是建院于1927年的原武漢市一醫院化驗室。經過大半個世紀的發展,醫學檢驗部已成為湖北省一流的臨床檢驗中心,集實驗診斷、碩士培養、本專科教學、檢驗專業人員培養基地、臨床科研、新技術推廣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開放型標準實驗室。

醫學檢驗部下設臨床檢驗學、臨床血液學、臨床微生物學、臨床免疫學、臨床生物化學等9個專業實驗室,近500個檢測項目。科室擁有先進的美國雅培a3600全自動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線、ci16200生化免疫一體機等高檔精密檢驗與科研儀器。

醫學檢驗部科室立足本院、輻射周邊,不斷拓寬業務路徑,致力于打造區域檢驗平臺,正逐步實現信息化、網絡化和系統化,全科大部分設備、工作站都與計算機聯網,檢驗結果實時向門診及各臨床科室傳輸。患者及醫生可以通過醫院的信息系統快速獲得檢驗結果,大大方便了患者就醫和臨床工作。

醫學檢驗部早在八十年代初就開展了生化的室內質控工作,2004年醫學檢驗部與醫院一起通過了ISO9000、ISO14000、ISO19000三個體系的認證,建立了規范的質量管理體系,按照準則的要求對管理和技術要求進行規范管理,進一步提升科室的管理水平,提高科室的學術地位,為病人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服務,使檢驗結果更加快速、準確。

在科研方面,醫學檢驗部主持的“動態監測腎移植受者脂蛋白(a)的臨床意義的研究”獲十堰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和突出貢獻獎;“殼三糖苷酶及其基因多態性與冠心病關系的研究”獲東風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同時有“噪聲作業工人血漿熱應激蛋白70抗體與心臟功能異常的關系研究”、“工作場所空氣中12種有機溶劑時間加權平均濃度測定方法” 二項課題通過了省科技廳鑒定,為國內領先水平。

醫學檢驗部一直承擔著十堰市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培訓的講課任務,多次承辦十堰市檢驗醫學知識更新學習班和鄉鎮衛生院檢驗醫師培訓班,開展十堰市急救學習班的講課任務。

輸血科

輸血救人 造血賦能

國藥東風總醫院輸血科2018年獲評湖北省臨床輸血重點專科,是鄂西北較早獨立建制的輸血科。科室主任彭濤及其團隊近年來在《臨床檢驗雜志》等核心期刊發表文章近10篇,主持省市科技局項目多項。

輸血科布局合理,設備先進。有全自動血型分析儀、血栓彈力圖儀、低溫離心機、低溫操作臺、數字化漿機、貯血冰箱、血小板震蕩保存箱、血液回收機、血細胞分離機等業務開展所需全部設備。

輸血科常規開展多種血型鑒定和疑難血型鑒定、交叉配血、血小板抗體檢測及配型、新生兒溶血病檢測、血栓彈力圖檢測等檢測項目,積極推動用血全過程規范化管理,定期公示科室和醫生用血情況并考核,輸血相關規范性制度在全院得到貫徹執行。

目前國藥東風總醫院輸血科已逐步發展成為業務開展完整,專業能力突出,輸血科與內分泌科合作,運用單采治療采集血液中的紅細胞,用于治療鐵蛋白代謝異常病人;與血液科合作開展血漿置換,治療多種血液疾病,已經成為一項常規治療手段;2017年骨科系統積極推廣運用富血小板血漿治療,采集患者自己部分血液,制備成富含大量血小板和各種生長因子的濃縮懸液或凝膠,用于術后創面恢復、關節疼痛治療等。

為了更好傳播合理用血知識,輸血科在湖北醫藥學院第二臨床學院開設實用臨床輸血學課程,幫助臨床醫師從學生時期就樹立正確用血新觀念。

國藥東風總醫院特色技術介紹

器官移植技術:

生死 路同行

國藥東風總醫院器官移植技術是十堰名片,國藥東風總醫院是鄂西北唯一一家通過器官移植國家準入資質的醫院,也是湖北省唯一一家開展器官移植的地市級醫院,國藥東風總醫院院長魏澗是器官移植學科帶頭人。

1979年,同種異體腎移植在東風公司總醫院(國藥東風總醫院前身)首獲成功,病人存活4年7個月之久,開創了國內廠礦企業醫院開展器官移植的先河。

早在1992年,總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就正式成立,面對肝病高發的十堰山區,專家們向難度更高的肝臟移植發出了挑戰。于是1993年4月,醫院攻克了同種異體原位肝移植,其難度大、涉及面廣、操作復雜被稱為外科手術之最,也標志著該院器官移植尖端技術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1998年,成功開展親屬腎移植手術,成功完成了14例親屬之間活體腎移植,其中包括一例夫妻間腎移植手術,并且被中央電視臺一套專題跟蹤報道。親屬腎移植手術目前保持供體、受體以及移植腎圍手術期3個100%存活記錄,充分體現了醫院的綜合實力。

2019年10月,國藥東風總醫院首次利用腹腔鏡技術摘取供腎,成功完成鄂西北地區首例親屬供體腹腔鏡取腎腎移植手術,標志著鄂西北的腎移植技術又上新臺階。

目前,器官移植學科不論在技術還是人才梯隊培養已經基本成熟,腎移植病人存活率和生存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三年存活率85%,五年存活率75%,比肩國際水平。

器官移植學科一路走來,40年間始終與國際最先進的技術設備接軌,院內的器官移植病區、器官移植研究所與醫學實驗中心緊密合作,院外充分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美國圣母大學和清華大學質譜中心加強交流,不斷學習、引進、移植新技術。

為更好地服務廣大鄂西北以及陜、豫周遍貧困地區患者,國藥東風總醫院器官移植外科堅持“低成本、優服務”的理念,使許多患者受益于新技術帶來的高質量的生活。

斷肢(指)再植技術:

接筋續骨 精氣回生

國藥東風總醫院斷肢(指)再植技術誕生于三線建設如火如荼的上世紀七十年代,是載入鄂西北醫學史上的重要醫學技術革新,彼時斷肢再植技術全國領先,技術成果榮獲湖北省科技大會科研成果大獎。經過五十年持續、穩健發展,目前國藥東風總醫院斷肢(指)再植手術在鄂西北地區已成為傳統強項。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隨著二汽、襄渝鐵路的大規模建設,隨之而至的是隧道塌方、施工事故、生產事故等,斷胳膊斷腿的傷殘事故時有發生,當時還是青年外科醫生的戴宗晴和同事張柏、劉開評心急如焚,激發了他們向斷肢再植這門新技術挑戰。

1970年底,戴宗晴主持成立了斷肢(指)再植科研小組,為盡快掌握技術,小組成員戰高溫斗嚴寒,堅持在蘆席棚手術室反復進行實驗。到1972年,該團隊終于為廣水民工饒成金植活了被石頭砸斷的上臂肢體。第一例斷肢再植宣告成功,它也填補了鄂西北醫學史上空白的一頁。1978年,斷肢(指)再植技術成果榮獲湖北省科技大會科研成果大獎。

1983年,骨科從大外科分枝出來。骨科陸續在鄂西北領先開展了小手指末節再植、大腳趾帶血管神經的皮瓣移植再造拇指、帶血管的腓骨移植、帶血管的前臂皮瓣移植再造舌頭等高難度的再植手術,并且在創傷骨折、治療骨缺損、肢體嚴重創傷的顯微修復與重建方面達國內先進水平。

近年來,國藥東風總醫院手外·足踝·顯微外科開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臨床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專科診治經驗,在四肢復雜性骨折、手指(趾、肢體)離斷再植、四肢復合組織缺損皮瓣修復、周圍血管修復重建、手足部畸形以及腕肘踝關節鏡技術應用等方面不懈探索,各種復雜骨折治療、斷指再植技術、拇指再造技術、四肢畸形矯正技術、小關節鏡技術、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療在省內有較大影響力。

微創技術:

窮纖入微 普惠眾生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國藥東風總醫院預見微創外科將成為人類外科手術發展的方向,成為21世紀人類外科醫學發展的主流趨勢。醫院于1992年開始投資從國內外購置各種腔鏡設備,并將醫院各領域的學科帶頭人,送到國內甚至國外知名醫院進修學習取經。

1992年,東風總醫院肝膽外科在醫院及東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斥巨資購置了十堰市第一套腹腔鏡。1993年初,國藥東風總醫院肝膽外科與武漢同濟醫院專家一道,為50多歲的病人完成了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成功完成了鄂西北首例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填補了鄂西北地區醫學空白,開創了鄂西北地區“微創”醫療的先河。隨后,一項項手術如星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

在微創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國藥東風總醫院70%的外科手術不再開刀,省內領先、國內同步的微創技術品牌逐步形成,使全院步入微創醫療的新時代,再次證明了他們的絕佳眼光!

如今,國藥東風總醫院現在已配備眾多當今世界上先進的腔鏡手術設備,形成了首開鄂西北地區微創醫學先河的中青年專家組成的精銳隊伍,普外科、骨科婦產科,泌尿外科器官移植科、心胸大血管外科等全院外科科室廣泛開展了腹腔鏡、關節鏡、鼻內窺鏡、胸腔鏡、腦室鏡、膀胱鏡、椎間盤鏡、宮腔鏡等高新技術代替傳統的開刀手術,形成了有腔就有鏡、無腔造腔,腔鏡系列微創手術遍及全身的格局。

現在的國藥東風總醫院,外科主治醫師以上的醫生個個都會微創技術。他們微創技術全面扎實,把術后恢復快、患者痛苦少、家庭負擔減輕等優點普惠鄂西北地區廣大市民。

介入技術:

精巧介入 精準施治

介入治療是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進行的一種微創性治療,介入技術以其所涉及的專業領域不同而分為心臟介入、外周介入和神經介入三大類。國藥東風總醫院在本世紀初就開始引進介入技術,治療許多過去無法治療、必須手術治療或內科治療療效欠佳的疾病。如各類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疑難雜癥。

心血管內科心血管內科是國藥東風總醫院最有影響力的專業學科之一,也是最早在本地區引進介入治療的科室。目前,心內科常年開展左右心導管檢查、心內電生理檢查和各種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術、冠脈造影和冠心病介入治療、外周動脈疾病的介入診療、心臟瓣膜病經皮球囊成形術、永久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先心病介入治療、主動脈夾層接動脈瘤的介入治療等先進技術,技術力量處全省同級醫院領先水平,為鄂西北民眾的心臟健康保駕護航。

呼吸內科很早就已熟練開展多項介入技術項目,如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以及肺康復訓練治療慢阻肺,有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呼吸衰竭,CT/超聲引導下介入經皮肺穿刺活檢術、CT/超聲引導下胸膜活檢術輔助診斷肺癌,支氣管動脈介入栓塞術,支氣管動脈介入栓塞并局部化療術。同時,積極購入高頻電刀、氬氣刀、內科胸腔鏡等設備,以便開展更多、更為完善的氣道內介入治療項目,服務于鄂西北地區的人民群眾。

神經內科運用介入技術,廣泛開展腦血管造影術、腦血管支架置入術、腎動脈支架置入術、靜脈溶栓術、動脈溶栓術、動脈取栓術、超聲介入假性動脈瘤治療。

感染性疾病科在彩超引導下的肝穿刺活檢技術、肝癌介入栓塞術,各類腫瘤的介入治療,是鄂西北地區廣大肝病患者捍衛生命健康的一大福音。

心胸大血管外科夜與時俱進,與國內同步開展了房間隔缺損封堵術、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室間隔缺損封堵術、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覆膜支架植入術。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不開刀、創傷小、恢復快、效果好,如今,介入技術在國藥東風總醫院各個臨床科室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也為車城人民的健康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屏障。

心臟手術:

心尖舞蹈 醫林毫巔

心臟是人之生命根本,血管是人之生命通道,保障人體心臟和血管的正常運行,是心胸大血管外科的神圣職責。國藥東風總醫院心胸·大血管外科就是守護鄂西北地區人民心臟安全的基石。

科室人才結構合理、設備完善、技術力量雄厚、全面發展。在以曹建軍教授為學科帶頭人的醫療團隊努力下,科室始終堅持技術領先優勢、創新診療手段,50余年來創造了眾多鄂西北第一,多項技術填補本地醫學空白。

科室1976年就開始開展肺癌、食管癌手術。1979年開展低溫先心病房間隔缺損修補術。隨后,心內直視房間隔缺損修補手術、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冠脈搭橋手術、不停跳冠脈搭橋手術、微創胸腔鏡手術紛至沓來,成為鄂西北心胸大血管疾病治療領域的權威。

近年來,外科射頻消融治療房顫、全弓置換加象鼻手術治療Ⅰ型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覆膜支架植入治療胸腹主動瘤手術、心臟二尖瓣成形手術等均為省內領先水平,在鄂西北地區一枝獨秀。

2019年,國藥東風總醫院心胸大血管外科成功完成首例髂靜脈壓迫綜合征經皮左髂靜脈球囊擴張、支架成形術。微創心臟搭橋手術技術難度大,操作困難,目前國內真正開展的醫院較少,這項技術的開展,讓鄂西北廣大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

    此外,心臟介入手術的發展同樣走在前列,與國內同步開展的房間隔缺損封堵術、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室間隔缺損封堵術、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覆膜支架植入術,采用外科治療加介入治療的聯合治療方法,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安全性,為幫助家庭經濟困難但急切渴望治療的患者,已幫助周邊縣市很多患者解決了的心頭困擾。

2019年,國藥東風總醫院扎根十堰、服務百姓健康整整50年。.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