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道中的“大世界”—— 陰道微生態
女性下生殖道為開放性腔道,是人體內重要微生態區,正常情況下是以乳桿菌等優勢菌為主組成的微生態動態平衡系統。陰道微生態是一個非常靈敏的系統,在受到內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影響時,很容易發生改變。
一、和平共處
健康女性的陰道菌群是由多種厭氧菌和需氧菌構成。正常狀態下,陰道內存在多種微生物,它們和平共處保持健康環境。目前,陰道分泌物中已分離到50多種微生物,其中最重要的是乳桿菌,對維持陰道正常菌群起著關鍵的作用。它在健康女性的陰道排出物標本中分離率高達50%~80%。
二、因勢而變
宿主和菌群之間及菌群與菌群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對立統一,或是共生關系或是拮抗關系,共處于陰道的微生態環境中,保持著一種協調、平衡的狀態。雌激素水平、月經、妊娠和年齡及抗生素的使用等因素,會使陰道微生物群隨之發生一些改變,它們在生理范圍內波動有利于宿主適應環境。其中,月經開始后需氧菌和兼性厭氧菌的活菌數不斷減少,而專性厭氧菌卻始終保持不變。隨著年齡的增加、衰老的出現,陰道乳桿菌的分離率不斷減少,導致pH 值隨之升高,陰道的酸性環境被破壞,使白色假絲酵母菌、棒狀桿菌和乳桿菌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相反陰道內B族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菌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升高。
三、功能指標
白帶清潔度的分級
清 潔 度 | 桿 菌 | 球 菌 | 上皮細胞 | 白(膿)細胞 |
Ⅰ | 多 | / | 滿視野 | 0~5/HP |
Ⅱ | 少 | 少 | 1/2視野 | 5~15/HP |
Ⅲ | 少 | 多 | 少 | 15~30/HP |
Ⅳ | / | 大量 | / | 大于30/HP |
功能指標
微生態評價體系可以一次性快速診斷臨床常見的陰道炎癥,如:細菌性陰道病、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及混合性感染,最重要的是還可以對目前臨床上有白帶增多、外陰瘙癢等癥狀而無特殊病原菌的現有方法難以診斷的陰道炎癥患者進行微生態評價,從而達到指導臨床治療的目的。在疾病診斷的同時通過菌群和功能檢測能快速給臨床醫師以預見性的提示。
如此一方面可以減少因癥狀消失而停止治療的“表面”治愈,也避免因有癥狀而反復持續用藥的過度治療。它超越了現有陰道感染性疾病的診治理念,將以殺滅微生物為主要的治療方法變為增加益生菌、恢復陰道正常微生態環境為目的的新型治療理念,推動了由生物醫學的殺菌時代向生態醫學的促菌時代轉變。(婦產科)
上一篇: 想要三胎的你,準備好了嗎
下一篇: 走近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