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疾风起电视剧40集_善良的小姨3|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美味工作的女孩,圣爱天堂,中国伦理电影

面對癌癥,我們能做些什么?

2020年12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估算了全球185個國家36種癌癥類型的最新發病率、死亡率。2020年,全球新發癌癥病例1929萬例,1000萬人死于癌癥,其中中國新發癌癥457萬人,占全球總數的23.7%。此外,全球1/5的人在一生中都可能罹患癌癥,1/8的男性和1/10的女性會死于癌癥。當然,這些數字如果沒有轉換成現實中的人,尤其是與自己有關聯的親朋好友,甚至是自身,是無法觸動痛覺的。

圖片 4

癌癥的確太強大,但并非不可戰勝。對待癌癥,需要有理性的認知和平和的態度。基本的態度是,不必對癌癥產生恐懼,而應與癌癥共存。癌癥又被稱為惡性腫瘤,是從機體組織上的良性腫瘤轉變而來。其中一個轉變條件是,隨著年齡增長,有些人的良性腫瘤可能轉化為癌癥。其實,有些中青年人體內也已經有腫瘤了,只是沒有發現而已。人的衰老從20歲以后就開始了,體現在不同的器官之上,如大腦和肺就是從20歲開始衰老的,肌肉從30歲開始衰老。只要衰老,就可能引發細胞DNA的復制發生失誤,因而會誘發癌癥。

從衰老因素看,癌癥發病人數的逐年增多其實也是一種正常現象,它是人類生活水平提高、壽命延長和文明提升的一個隱性標志。2020年,中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已經增長到77.3歲。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報告,預計2021年全球總共將有約1.4億兒童出生,平均預期壽命可能達到84歲。這也意味著未來人們進入老年時患癌癥的比例還會增加。

 

圖片 7

除了衰老,還有其他因素也會誘發細胞DNA突變而致癌,例如,化學因素,如多環芳烴、芳香胺類(乙萘胺、聯苯胺等)、亞硝胺類物質和真菌毒素(黃曲毒素等);物理因素,如紫外線、X射線等;生物因素,如多種病毒,目前已經發現有150多種病毒可以誘發人和動物的腫瘤。不過,還有一個重要的致癌因素是中青年人容易忽視的,即生活方式,這類行為因素有時與化學、物理和生物因素等重疊,但有時又是一種獨立因素。誘發癌癥的行為因素主要有吸煙、二手煙污染、飲酒、熬夜以及缺少運動。熬夜如何具體誘發癌變,可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才能明確。除了誘發基因突變外,由于熬夜背離生物時鐘,會降低機體免疫力,可能對癌癥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飲食也是癌癥的誘發因子,例如,抗癌的水果、蔬菜、膳食纖維、微量元素等攝入不足,致癌的紅肉、加工肉類制品、腌菜等攝入過多。此外,代謝因素同樣可以誘發癌癥,如體重超標、糖尿病等,這些也是生活方式所致。外在的環境因素也可能致癌,如空氣污染。

圖片 13

其實,所有的生活方式因素都是可控的,如不抽煙、不喝酒、按時作息、不熬夜等。對于中國人來說,癌癥篩查也是預防癌癥的有效手段。一方面,中國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覆蓋人群相對比較少;另一方面,公眾主動參加防癌體檢的意愿不足,大多數患者在發現癌癥的時候就已經是中晚期了,治療效果比較差。這也是為何中國癌癥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發達國家的原因之一。癌癥有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如95%以上的結腸癌來自結腸腺瘤,一般從息肉到癌變,平均要5~15年。在這個階段,早期進行篩查,通過腸鏡進行息肉切除,能大大降低腸癌的發生。同樣,胃癌發展也會經過漫長的過程:正常胃黏膜→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通過胃鏡及黏膜活檢就可確診,在慢性期及時接受正規治療,通常不會癌變。癌癥的誘因很多,對于中青年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會遠離癌癥。

圖片 10

不過,科學研究的深入也會讓人類找到從內因(即生物遺傳因素)控制癌癥產生和發展的手段。2020年2月5日,由來自37個國家和地區的1300名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的癌癥基因組圖譜研究-全基因組泛癌分析研究項目(PCAWG),在線發表了大部分研究成果,該研究分析了來自38種腫瘤類型的2658個腫瘤全基因組,發現平均每個癌癥基因組攜帶四五個驅動突變,而且確定了568個癌癥驅動基因。正是這些基因在內部“啟動”了癌癥,還有一小部分。癌癥驅動基因功能十分強大,如TP53、PIK3CA、KMT2C等10個基因。這些基因的每一個突變都能導致20多種不同類型的癌癥,其中最重要的是TP53基因,其突變可導致50多種癌癥。因此,致癌基因篩查也可以預防癌癥。在2021年“世界癌癥日”公布的全球癌癥譜中,2020年乳腺癌新發病例數達226萬人,首次超過肺癌(220萬人),成為全球第一大癌。與肺癌及其他癌癥一樣,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本的預防措施,但預防乳腺癌還有另一種較好的方式——基因篩查。

針對癌癥的生物遺傳因素和后天的生活方式因素進行防治,一方面可以讓人們盡量“帶瘤生存”,另一方面可以極大地減少癌癥的發生,即便發生也可以治療。但愿有一天,未來的世界不會再有“癌癥日”。(醫學檢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