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帶您簡單解讀EB病毒檢測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皰疹病毒科嗜淋巴細胞病毒屬的成員,基因組為DNA。EB病毒具有在體內外專一性地感染人類及某些靈長類B細胞的生物學特性。人是EB病毒感染的宿主,主要通過唾液傳播。無癥狀感染多發生在幼兒,3~5歲幼兒90%以上曾感染EB病毒,90%以上的成人都有病毒抗體。
EB病毒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病原體,此外EB病毒與鼻咽癌、兒童淋巴瘤的發生有密切相關性,被列為可能致癌的人類腫瘤病毒之一。目前所測EB病毒抗體,主要有針對病毒的衣殼抗原(CA)、早期抗原(EA)和核抗原(EBNA)。
EB病毒與疾病
1.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是一種急性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多見于青春期初次感染EBV后發病,其臨床表現為發熱、咽炎、淋巴結炎、脾大、肝功能異常、外周血中單核細胞和異型淋巴細胞大量增多。急性期后,低熱、疲勞可持續6個月之久,正常人預后良好,免疫缺陷患者可出現死亡。
2.非洲兒童惡性淋巴瘤
非洲兒童惡性淋巴瘤,又稱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lymphoma)。多見于5~12歲兒童,發生在中非等溫熱帶地區,呈地方性流行。好發部位為顏面、腭部。兒童在發病前已受到EB病毒重度感染,在伯基特淋巴瘤的活檢組織中可檢出EB病毒的DNA及核抗原。
3.鼻咽癌
鼻咽癌是與EBV密切相關的一種常見上皮細胞惡性腫瘤。多發生于40歲以上中老年人,我國南方(廣東、廣西、福建等)及東南亞是鼻咽癌高發區。鼻咽癌的活檢組織可檢出EB病毒的DNA及核抗原;其血清中亦含有較高滴度的EB病毒特異的VCA-IgA或EAIgA抗體。
下一篇: 可以治好的白血病,得早發現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