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疾风起电视剧40集_善良的小姨3|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美味工作的女孩,圣爱天堂,中国伦理电影

呼吸康復訓練

什么是呼吸康復?

呼吸康復是一項綜合性的干預措施,是以詳細的患者評估為基礎,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運動訓練、教育和行為改變,旨在改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身體及心理狀況,同時提高利于健康行為的長期依從性。呼吸康復訓練能夠提高運動能力,減輕呼吸困難癥狀,提高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減少住院率,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非藥物治療手段之一。

IMG_256

什么人適合做呼吸康復呢?

新冠感染后恢復期患者、慢阻肺穩定期患者、慢阻肺急性加重出院后患者、哮喘患者、支氣管擴張患者、慢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肺切除后患者。

長期臥床的老人常常由于咳痰無力,肺內痰液無法排出而發生肺部感染,因此,呼吸康復鍛煉對老年人尤為重要。

圖片 1

呼吸康復具體實施

(1)縮唇呼吸  配合腹式呼吸的基礎上,經鼻吸氣后,略憋氣,將嘴唇撅起來或像吹口哨一樣,使氣體慢慢呼出去,盡量使吸氣與呼氣的時間比例達到1:2,逐步增加到1:3或1:4。力度使距離口唇15-20cm的蠟燭火焰傾斜而不熄滅為宜。

 IMG_256

(2)腹式呼吸   經鼻吸氣,吸氣時腹部放松,使腹部逐漸向外膨出,而胸部保持沒有起伏,感受吸進去的氣體向肺底部擴充,微微憋氣后緩慢呼氣,讓肚子自然回落。IMG_256

?自主練習

臥位或坐位,經鼻吸氣,從口呼氣,吸氣時可見到上腹部鼓起;呼氣時可見到腹部凹陷,胸廓保持最小活動幅度或不動。

1、臥位時兩膝下可墊軟枕, 坐位時身體稍前傾

2、全身肌肉放松,包括緊張的輔助呼吸肌群

?輔助練習

用一手按在上腹部,呼氣時,腹部下沉,該手稍微加壓用力,以進一步增加腹內壓,促使膈肌上抬;吸氣時,上腹部對抗該手的壓力,徐徐隆起。

(3)呼吸訓練器的使用:

圖片 7

1.取端坐位或半坐位,調整呼吸,深呼吸3-5次

2.豎直放置三球儀并與蛇形管連接

3.經吸嘴吸氣,同時觀察小球顏色及高度

4.將三球儀倒置,經吸嘴呼氣,同時觀察小球

顏色及高度

5.每天訓練1次,每次持續10-15分鐘,以自身體力及耐受力為訓練量標準,循序漸進。

(4)有效咳嗽和排痰方法:我們取坐位或坐臥位,雙手交叉,置于腹部??人郧皯染徛洷巧钗鼩?,吸氣的同時鼓腹。吸氣后稍屏氣片刻,軀干略向前傾,手臂稍向內按壓腹部,以致腹壁內陷,連續咳嗽,并所存剩下氣體盡量呼出。

IMG_256

(5)胸部扣拍與振動:

扣拍:五指并攏,手心弓成杯狀,雙手交替拍打在需要引流肺葉的相應胸壁表面。

振動:以掌面貼附在病人胸壁表面快速垂直抖動的方法:在病人呼氣時施行、吸氣時暫停。

(6)體位引流:通過適當的體位擺放,使患者受累肺段內的支氣管盡可能地垂直于地面,利用重力的作用使支氣管內的分泌物流向氣管,然后通過咳嗽排出體外的方法。

操作要點:引流前確定需要引流的肺葉,原則是病變的部位放在上處,引流支氣管開口于低處,每個位置維持5—10分鐘,同時接受叩擊或震顫3-5分鐘即可。引流中密切監測血氧飽和度,引流后進行深呼吸和咳嗽。

圖片 8  圖片 7           |

(7)腹肌訓練:病人取仰臥位,上腹部放置1~2KG的沙袋,吸氣時肩和胸部保持不動并盡力挺腹,呼氣時腹部內陷。仰臥位下做雙下肢屈髖屈膝,兩膝盡量貼近胸壁的訓練,以增強腹肌力量。

(8)全身呼吸操:在腹式呼吸、縮唇呼吸的基礎上,配合肢體的運動。

座位呼吸操

一、頭部運動:吸氣抬頭,呼氣回位;吸氣左轉,呼氣回位;

吸氣右轉,呼氣回位。

二、肩胛運動:吸氣提肩胛,呼氣回位;呼氣肩胛向內旋轉,吸氣回位;呼氣肩胛向外旋轉,吸氣回位。

三、轉身運動:吸氣,雙手叉腰,呼氣身體向左轉,吸氣回位;呼氣身體向右轉,吸氣回位。

四、抬腿運動:抬一側大腿與小腿呈90度,腳尖繃直,吸氣,雙手扶穩,呼氣抬左腿,吸氣回位;呼氣抬右腿,吸氣回位。

五、 腳尖運動:腳尖繃直,呼氣抬左腿伸直,吸氣回位;

呼氣抬右腿伸直,吸氣回位。

六、勾腳運動:吸氣,腳跟著地,呼氣左腳尖抬起,吸氣回位;呼氣右腳尖抬起,吸氣回位。

立位呼吸操

一、肩關節活動:患者雙手置于肩上,先呼氣,吸氣同時肘向后壓,牽引胸廓,吸到最大限度,呼氣同時肘復位。

二、胸部肌肉牽拉:雙手交叉放在頭后,呼氣,邊吸氣,將雙手掌向上伸直,吸氣到盡頭,呼氣時將手回復至原位。

三、肋間肌訓練:雙手放于兩側肋間,深吸氣,呼氣,手向下向內用力,呼氣時回復至原位。

四、膈肌訓練:雙手交叉置于膈肌下方,呼氣身體前傾,雙手下壓,吸氣時腹部上抬,雙手放松。

五、胸廓側位拉伸:雙手高舉過頭,左手握住右手手腕,

吸氣向左側拉伸,呼氣回至原位;雙手高舉過頭,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吸氣向右側拉伸,呼氣回至原位。

六、全身運動:兩手握拳掌心相對,吸氣時手平行向外張開,

同時左腳弓步向前,呼氣腳收回,雙手回位。

兩手握拳掌心相對,吸氣時手平行向外張開,

        同時右腳弓步向前,呼氣腳收回,雙手回位。

(9)床上運動訓練:主動訓練、被動訓練、橋式運動、踝泵運動、抬腿運動等

(10)有氧訓練:有氧訓練是呼吸康復治療的基礎,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有氧運動能力、增強參與步行肌肉的力量以及改善日常活動能力。運動方式:踏步、慢走、快走、慢跑、游泳、太極拳、八段錦。

運動頻率:每周3-5次,每次時間20-30 分鐘,對于容易疲勞者可采取間歇運動形式進行,也就是把30分鐘分成幾個部分進行,不必要持續運動30分鐘。

注意:由于患者常常合并有其他的基礎疾病,有氧運動宜從低強度開始,以第二天不出現疲勞的運動強度為宜,循序漸進地提高強度和時長,虛弱患者甚至可將運動強度降低

(11)抗阻訓練: 抗阻訓練是有氧訓練的有益補充,其主要目的是改善肌肉質量和力量。由于老年人群中常伴隨骨折風險,在呼吸康復治療中優化患者的肌肉力量十分重要。

運動方式:使用沙袋、啞鈴、彈力帶或瓶裝水等進行漸進抗阻訓練。

運動頻率:每個動作重復8-10次,間歇兩分鐘,重復1-3組,每周2-3天。

10

注意:抗阻運動訓練中應避免屏氣。

注意事項

1.禁忌癥:如有出現以下情況之一,禁止自行康復訓練。

a)靜態心率>100次/分。

b)血壓<90/60mmHg、血壓>140/90或血壓波動超過基線20mmHg,并伴有明顯頭暈、頭痛等不適癥狀。

c)血氧飽和度≤95%。

d)合并其它不適合運動的疾病。

2.運動過程中出現以下情況時應中止運動,必要時到醫院就醫。

a)出現明顯疲勞, 休息后不能緩解。

b)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劇烈咳嗽、頭暈、頭痛、視物不清、心悸、大汗、站立不穩等。

3. 合并有肺動脈高壓、充血性心力衰竭、深靜脈血栓、不穩定的骨折等疾病則需經醫生同意后再開始呼吸康復治療。

4. 適當的勞累感及肌肉痛屬于正?,F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