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總院有強科”系列報道②血液風濕內科:攻堅疑難雜癥 打造學科“高地”
血液風濕內科:攻堅疑難雜癥 打造學科“高地”
提起風濕免疫性疾病,很多人以為就是老寒腿、關節痛,實際上,風濕免疫性疾病是一個很大的范疇,常常被稱為醫院的“疑難雜癥科”。因此,一個醫院風濕免疫科的強弱,直接體現了醫院治療水平的高低,尤其是處理疑難雜癥的能力。
國藥東風總醫院血液風濕內科始建于1992年,歷經30余年探索前行,現已成為集“醫、教、研”一體的血液病和風濕免疫性疾病診治中心,也是目前鄂西北地區較大的治療風濕免疫性疾病的專科。從早期診斷、規范治療及新型診治方法研究應用上,一步步直擊難題,邁向國際先進水平。
專攻疑難雜癥,患者不再“跑斷腿”
“現代醫學中的風濕免疫性疾病與免疫、遺傳、代謝、腫瘤等因素相關,包括10大類近200種疾病。”國藥東風總醫院血液風濕內科主任劉岐煥介紹,由于早期表現和其他局部疾病類似,往往導致臨床上出現誤診和漏診,使很多患者沒能得到及時、規范的治療。
兩年前,50多歲的張先生發現雙手遇冷變白變紫還有疼痛感,手臂和面部皮膚增厚變硬,輾轉多家醫院沒找到病因。一個月前,他發現雙手皮膚硬腫加重,手指末端發黑潰瘍,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等一系列癥狀。經朋友介紹,他來到國藥東風總醫院血液風濕內科就診,主管醫生完善檢查后診斷張先生患有“系統性硬化癥”,又稱“硬皮病”,及時進行對癥治療后解除了張先生的病痛。類似解決這樣的疑難雜癥,科室的案例不勝枚舉。
“風濕是表象,免疫是基礎。面部四肢皮疹、肌肉關節疼痛、貧血、浮腫等初看像是皮膚科、骨科、血液科、腎科等解決的問題,實際上背后是影響全身器官系統疾病,需要進行專科診療。”劉岐煥說,一些患者病急亂投醫,加上好多醫生對病癥認知不夠,導致不少罕見病患者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療。為改變這種局面,近些年,該科室為疑難罕見病提供一站式、多學科診療服務,必要時聯系全國頂級專家進行遠程會診,集中優勢資源,解決患者的問題。
如今,依托先進的治療手法、優質的護理服務,該科室急危重癥專科收治、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很多十堰本地及周邊地區的患者都慕名前來診治,這里常年“一床難求”。“我們的宗旨就是把‘罕見病’變‘常見病’,讓患者少跑路。”劉岐煥說。
三十年風雨兼程,科室實力穩步提升
專科高質量發展是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特色學科是醫院的核心動力。作為重點專科,血液風濕內科承擔著帶領醫院其他專科做精做強的重擔。
國藥東風總醫院血液風濕內科成立于1992年,劉岐煥自1995年畢業到醫院后,她就一直扎根在這個領域,當時的學科基礎可謂一無所有:沒有團隊、沒有病人、沒有管理經驗……跟其他科室混搭在一起,專科建設任重而道遠。
三十年時間,在醫院領導、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血液風濕內科完成從0到1、從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成為人才結構合理、設備完善、技術先進的二級學科,集“醫、教、研”一體的血液病和風濕免疫性疾病診治中心。
如今,病區變成一層樓,擁有跟國際接軌的現代化設備和技術。全科共有醫護及實驗技術人員近30人,其中高級職稱5人、中級17人,碩士9名。除了開設有獨立的專科病區,還配備有專科實驗室、甲皺襞微循環室、血栓彈力圖室、血細胞分離和血液凈化室。
目前,科室團隊力量雄厚,門診量、病房規模及影響力在全省處于領先地位,成為行業領域多個專業聯盟成員單位,臨床服務能力和周邊輻射能力逐年提升,成功為十堰及周邊地區的風濕免疫性疾病患者打造了屬于自己的“健康家園”。
緊盯前沿技術,邁向國際先進水平
行者方致遠,奮斗路正長。
在風濕免疫性疾病患者多、疑難雜癥多、致殘致死率高的背景下,血液風濕內科不斷提升技術,從早期診斷、規范治療及新型診治方法研究應用上,一步步直擊難題,邁向國際先進水平。
多年來,該科室不僅注重常見風濕免疫性疾病的規范診治,更強調風濕免疫性疾病重要臟器損害及嚴重并發癥的綜合診治,重視多學科合作,經常組織和參與不明原因發熱、免疫性不孕、免疫性皮膚病、免疫性神經病等多學科會診,緊盯國際前沿技術,開展國際化標準診斷,力求診斷更精確、評估更細致。
在臨床治療方面,該科室率先在鄂西北開展自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取得成功。同時,積極引入國內外先進的生物制劑和小分子靶向藥物,引進中醫藥和康復理論和技術,形成中西醫結合治療風濕病模式。在規范化診療和個體化治療的原則下,積極開展單重、雙重血漿置換,血漿灌流、免疫吸附、富血小板血漿治療、甲皺襞微循環、血栓彈力圖、治療性血細胞單采術、造血干細胞移植等先進治療手段,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
“早診斷、早治療,規范化、個體化,達標治療,是我們一直堅持的治療理念。”劉岐煥表示,今后,科室將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優勢,培養掌握學科前沿動態的高素質人才,努力使醫療服務水平及能力再上臺階,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