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毫米甲狀腺癌竟暗藏轉移風險?
精準穿刺揭秘微小癌灶,腔鏡技術巧隱疤痕獲贊
甲狀腺癌是頭頸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相比全身其他惡性腫瘤,大部分甲狀腺癌惡性程度相對較低、進展相對緩慢,因而常被人們誤認為“懶癌”。事實上,這一觀點在醫學界早已被推翻。甲狀腺癌是一種具有潛在轉移風險的惡性腫瘤,即使是小結節也不能掉以輕心。
年輕美麗的王女士在體檢中意外發現甲狀腺右葉有一2mm大小的結節,看似不起眼,超聲卻提示有惡性可能。得知這一結果,王女士寢食難安,對疾病的擔憂、手術的恐懼以及對疤痕本身的反感讓王女士情緒一度崩潰。懷著忐忑的心情,王女士來到了國藥東風總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
乳甲外科沈豐主任一眼看出的王女士的擔憂和顧慮,憑借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敏銳的醫學直覺,準確判斷出該結節的潛在風險,并建議王女士先進行甲狀腺穿刺再決定是否需要手術,王女士聽取了沈豐主任的建議。隨后,管床醫生劉軍為王女士實施了超聲引導下的甲狀腺細針穿刺活檢,盡管結節僅有微小的2mm,劉醫生依然能夠精準操作,準確地抽取了結節組織樣本,成功捕捉到了癌細胞的蹤跡,為后續的診斷提供了關鍵依據。這一發現為患者贏得了寶貴的治療時間,避免了病情進一步惡化。
當穿刺病理結果顯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時,王女士的心情沉重而復雜。愛美之心讓她在面對健康問題時更加審慎和敏感,沈豐主任考慮到王女士的年齡、病情及心理需求,決定采用經腋腔鏡技術進行手術。這種手術方式不僅兼顧了腫瘤治療的徹底性、手術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將手術疤痕巧妙地隱藏在腋下,滿足了王女士對美觀的需求。
手術過程中,乳甲外科沈豐主任團隊通過腋下的小切口,利用先進的腔鏡技術,精準地定位并切除了甲狀腺病變組織,同時行頸部中央區淋巴結清掃術。由于腔鏡的放大作用,醫生能夠清晰地看到手術區域的每一個細節,確保手術操作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整個手術過程順利,出血量小于10ml,王女士很快恢復了往日的笑顏。術后病理結果顯示為“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清掃的頸部中央區淋巴結中有3枚已經發生轉移。這再次提醒我們,甲狀腺癌并非“懶癌”,小結節也存在轉移風險。
王女士對這次手術表示非常滿意,稱贊乳甲外科團隊的穿刺技術和手術技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她說,“很幸運遇到了乳甲外科這個團隊,他們能夠準確判斷病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原本擔心手術會留下明顯的疤痕,影響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但腋腔鏡技術讓她的擔憂成為了多余,手術后的疤痕幾乎難以察覺,這讓她倍感欣慰。”這次經歷不僅讓她意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也讓她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沈豐主任強調,“國家衛健委頒布的《甲狀腺癌診療指南》明確指出:對于直徑≤1cm 的甲狀腺結節,不推薦常規行穿刺活檢,但若存在以下情況之一,可考慮行甲狀腺細針穿刺活檢:超聲提示甲狀腺結節有惡性征象;超聲所見頸部淋巴結異常;童年期有頸部放射線照射史或輻射污染接觸史等。王女士的甲狀腺結節雖然只有2mm,但是超聲檢查顯示其具有惡性特征,如極低回聲、縱橫比大于1、邊界不清、內部可見微小鈣化等,需要高度警惕,并及時進行穿刺或手術治療。定期體檢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及時發現、準確診斷、科學治療是戰勝疾病的關鍵。”
此次案例再次彰顯了乳甲外科團隊在甲狀腺疾病診治領域的專業實力和技術水平。他們不僅擁有精湛的手術技藝,更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美觀要求,為患者提供個性化、全方位的治療方案,盡可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療效果。未來,乳腺甲狀腺外科將繼續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讓更多患者能夠享受到精準、安全、美觀的醫療服務。(乳腺甲狀腺外科 沈麗)
(圖為傳統甲狀腺手術和腋腔鏡甲狀腺手術切口對比)
上一篇: 無影燈下,以匠心織就生命曙光
下一篇: 乳腺增生是氣出來的嗎